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八二章 開放心態,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此情景,崇禎皇帝心中竊喜之餘,也趕緊讓褚憲章接替曹化淳開始宣讀另外一份詔書。
這份關於朝鮮的詔書,卻出乎意料地引起了殿中群臣的一陣騷動,朝臣們知道朝鮮使者來到大明京師的訊息,而且還有不少訊息靈通的朝臣知道朝鮮使者前來的原因。
聽到褚憲章宣讀著朝鮮承認原屬朝鮮的鹹境道、平安道兩道土地從今往後屬於大明的時候,跪在殿中的朝臣們紛紛往朝鮮使者的位置上看去。
不是這些大明的朝臣胳膊肘喜歡往外拐,也不是說他們看到大明佔領更多土地他們就不高興,他們喜歡質疑或者反對皇帝,不過是出於一種由來已久的不信任。
他們不相信沒有他們的參與,皇帝能夠治理好天下,不相信沒有他們的出謀劃策,皇帝能夠擺脫某些小人的左右,而公正地處理天下事務。
包括對於朝鮮這樣的事情,他們也不相信沒有經過朝廷大臣充分的議論,最終達成一致,皇帝能夠躲在深宮之中把事情辦好,而不給大明帶來麻煩或者招致災難。
誰也說不清楚,這種皇帝與大臣之間的不信任,到底是什麼時候形成的,但是自從正德皇帝以後,大明的君臣關係就變得十分的奇怪。
當皇帝的,不信任大臣會為了皇家的利益考慮,而做大臣的也不信任皇帝會為了大明的利益考慮。
雖然這種關係非常的奇怪,並且對所有人都是極其不利,但是這種彼此懷疑、互不信任的關係卻一直存在著,直到明朝滅亡。
褚憲章很快就宣讀完了本來就不長的關於朝鮮的旨意,跪在殿中的大臣們雖然滿臉狐疑、面面相覷,但是並沒有人站出來說話。
接下來,來自朝鮮的三位使者,十分平靜地站了出來,上前跪倒,領旨謝恩,這個場面更讓殿中諸多大臣目瞪口呆。
不過,此時此刻能夠跪在皇極殿中的大臣,都不是什麼冒失鬼,看看一臉平靜的內閣諸臣,再看看一臉感恩顏色的朝鮮使者,大殿中的文武百官,也很快沒了議論之聲。
朝鮮國的三位使者都領旨謝恩了,他們作為大明的臣子還能說什麼呢?
因為不管怎麼說,大明朝能夠開疆拓土,都是一件難得的喜事啊!
再接下來,就是另一位新近歸來的司禮監秉筆太監高時明,出來宣讀皇帝的賞賜詔書了。
崇禎皇帝再一次從內帑之中拿出二百萬銀元,在京的朝臣、勳貴、親軍、近衛,以及不在京的九邊將士,有功的、無功的,該封賞的全都一一封賞到位了。
而那些非詔獄定罪的囚犯,願意接受赦免的,這一次也詔準根據罪行的輕重,由刑部和各按察使司加以不同程度的赦免。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的大赦天下囚犯,並不是無條件的赦免,而是把關押起來的囚犯,變成朝廷官辦礦場內的苦力,或者是根據罪行的輕重分等,然後按照路程的遠近,流放到安東、瀛洲和東番。
等到所有的元旦詔書宣讀完畢之後,按照慣例,百官上表,為皇帝恭賀新春,而來自塞北草原的部落使節,以及來自朝鮮的使者,也都呈上了自己的賀表。
等到這些賀表都一一宣讀完畢,時間已經過了巳時,殿內殿外跪著的大明臣子們,多數都已經是兩腿發麻了,而事先沒有暗藏食物的官員們更是又累又餓,跪得兩眼發黑,只盼著能早點結束,回家過年。
還好,等到所有的程式走完之後,內閣閣臣們代替天子祭祀天地、祖宗、山川、社稷的那些海量的祭品,也都由錦衣衛指揮著五城兵馬司的人員,集中運送到了午門外。
一起運送到午門外等候群臣的,還有皇帝在大朝會上剛剛承諾的賞賜,也就是一摞摞的崇禎銀元,還有一匹匹上好的蘇州絲綢和松江棉布。
到了巳時三刻,大明群臣們終於熬到了崇禎二年元旦大朝會的結束時刻,又一次在禮部官員和羽林衛殿前司的指引下,按照之前排定的順序,魚貫而出,來到午門外的廣場上,跟據官品職務的大小,多少不等地領取了賞賜,分到了朝廷的祭品。
內閣閣員和軍機大臣們的賞賜,當然不需要到午門外的廣場上去領取,一人一千枚嶄新的崇禎銀元,一人十匹上好的絲綢和棉布,早已備好放到了每個閣臣的值房中。
當所有大臣、使節都離開之後,崇禎皇帝也給身邊的御前侍從武官們,發放了過年的賞賜,並給他們放了個大假,願意回家的就回家,不願意回家的發雙餉,好好地過上一個年節。
包括那些在在京的西洋傳教士,不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