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零六章 路線鬥爭,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侯方域,又想到了李香君,以及桃花扇的故事。
當然,與侯詢這個名字連在一起的,還有左良玉。
歷史上左良玉能從一個因為遼東兵變而被處分的小軍官,一路爬到平賊總兵官的位置上,全都是由於時任兵部侍郎、兵部尚書的侯詢對其一力提拔。
而左良玉一開始對侯詢也基本上做到了言聽計從,但是到了後來,左良玉當上總兵官手握十數萬大軍之後,對侯詢也開始敷衍起來。
最後,當崇禎皇帝讓侯詢統帥包括左良玉在內的諸省大軍,去剿滅流賊的時候,左良玉就曾狠狠地把侯詢坑了一把,不僅率先逃跑,使得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數十萬明軍潰退星散,而且差點把侯詢扔給農民軍弄死。
雖然最後侯詢命大,逃過了農民軍的那一劫,但是一回到朝堂之上就被歷史上那位崇禎皇帝給問罪下獄了。
在監獄裡一直被關到了崇禎皇帝上吊自殺都沒有放出來,直到農民軍進了北京城,才把他作為普通囚犯給放了出來。
不過侯詢這個人雖是東林黨,但卻並沒有投降過流賊,滿清入關並佔領了中原之後,也沒有再出仕滿清。
這是他的可取之處。
如今孫承宗提出了這麼個人選,崇禎皇帝看著垂首躬身的孫承宗默默無語良久,最後猶豫來猶豫去,還是同意了。
孫承宗不是不知道皇帝對黨爭的痛恨,也不是不知道皇帝正在發作東林黨人,而他仍然提出了這個東林黨色彩非常濃厚的人選。
他肯定有他的理由。
而崇禎皇帝最終同意了這個人選,當然也有自己的理由。
一來,侯詢雖是東林黨,但他出身商丘官宦世家,與出身江南的那一夥純東林黨人還是有所不同,還有一定的經世致用之能。
二來,如今這個時候,崇禎皇帝還不想給其他的朝臣造成一種皇帝要大規模清算東林黨人的印象。
在這個朝臣們遊移不定的時候,提拔一下同樣是東林黨人的侯詢,就能起到穩定部分人心的作用,避免把開海通商這個事情再搞成一場沒完沒了的黨爭和清算運動。
再者說,南京禮部侍郎也不是什麼特別重要的朝廷職位,實際上給誰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而東林黨人排斥紅毛夷教的立場,在東南一帶也並不是全無用處。
且此前崇禎皇帝曾令太僕寺與工部協作,督造御用四輪馬車,而太僕寺也算不負眾望,取得了成功。
作為太僕寺卿的侯詢,也算是略有功勞吧。
想到了這些之後,崇禎皇帝說道:“既然如此,就由太僕寺卿侯詢升任南京禮部侍郎。”
內閣首輔李國鐠、吏部尚書成基命聽了這話,站出來躬身領旨。
散朝之後,自去安排舍人寫成書面聖旨,送司禮監,交給皇帝御覽,批准後,蓋上玉璽,然後發往南都、浙江等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