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一九章 東歸善後,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巴泰率領殘部千辛萬苦趕至漠北車臣汗部的領地之後,黃臺吉聽了他和李永芳、孔果爾等人帶回來的訊息,知道林丹汗帶著察哈爾餘部終究還是逃進了青海,心中更是鬱鬱寡歡。
對於征服南朝,他的野心比起其父奴兒哈赤更為膨脹,從其繼承了野豬皮的大汗之位以後,就定下了征服南朝的戰略,那就是先收朝鮮,再收蒙古,去掉明朝左右兩個臂膀之後,再攻打北京。
而且對於攻打北京,他也有他自己籌謀已久的戰略,那就是繞道蒙古,而不是直攻遼西。
對於遼西走廊上的寧錦防線,他的認識還是很清醒的,知道單憑女真八旗的騎射功夫,想要一路攻下義州、錦州、松山、杏山、塔山、寧遠以及山海關等等這一系列的堅城和遍佈在堅城與堅城之間的堡壘,簡直是難如登天。
大金國女真八旗哪裡有那麼多的勇士可以犧牲?!
所以,自從天啟七年黃臺吉繼位之初攻打過錦州城一次之後,就基本上斷了突破寧錦防線從遼西進軍明朝的念想。
同樣,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黃臺吉就把兵進中原、征服南朝的希望,全都寄託在了征服漠南蒙古各部,然後繞道蒙古南下這個戰略上來了。
自那之後,黃臺吉所做的一系列決策,都是從這個戰略出發,衝著這個目標去做,而且不管做什麼都是胸有成竹,充滿自信。
原本在他繼位之後,他的這個戰略一直都很成功,這也讓他在後金國的威信很快就樹立了起來,在大金國宗室和女真八旗中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鞏固。
他以為只要他願意,這個勢頭就會繼續下去,此次西征不管能不能破了南朝,最起碼他一定能夠拿下漠南蒙古。
所以對於如今進攻南朝大敗而歸,征服漠南卻又得而復失的這個結局,黃臺吉久久不能釋懷。
特別是先收朝鮮、再收蒙古,然後繞道蒙古攻伐明朝的這個大戰略的失敗,讓他對大金國的未來開始有點茫然不知所措了。
對於正在崛起中的女真人來說,任何一次大戰的失敗,都可能是一次致命傷,因為他們輸不起。
這一點,作為大金國天聰汗的黃臺吉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然而,如今事已至此,悔不當初也好,無法釋懷也好,這個擺在眼前的局面,他卻必須接受,特別是隨之而來的各種潛在的危機,他也必須正視和應對。
阿巴泰灰頭土臉地逃回從漠南逃回北方之後,黃臺吉沒有理由再在車臣汗部的地盤上待著不走了,而且此時的他,也在阿巴泰歸來之前,收到了往東先行的嶽託等人傳遞回來的訊息:
東江鎮、登萊鎮的明軍已經停止了對遼東腹地的進攻,除了復州和俄朵裡一帶,其他各路明軍都又撤回了原來明金之間的邊界。
這讓黃臺吉對女真人遼東腹地的形勢略感放心之餘,也開始集中起精力,為這次親征的失敗善後收尾了。
阿巴泰等人率軍趕至車臣汗部數日之後,黃臺吉即率領著麾下各旗各部殘軍,向東渡過冰封的克魯倫河,啟程東歸。
到了二月底的時候,黃臺吉率軍繞道阿魯科爾沁草原,即後世呼倫貝爾草原,然後南下抵達了查干浩特以北腦溫江附近的格勒珠爾根山城。
格勒珠爾根山城,位於腦溫江(後世嫩江)東岸,即後世黑龍江齊齊哈爾與大慶之間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西南的柯勒吉勒格。
這個山城,依山就勢而建,最是雄偉不過,是這個時代腦溫科爾沁人的本部共主奧巴汗及其部落定居駐牧的地方。
對於普遍還是處於遊牧狀態的北方蒙古部落來說,科爾沁諸部蒙古人相對比較開化一點,已經領先一步進入了定居駐牧的階段。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較早地背叛林丹汗,選擇投靠女真人的原因。
雖然他們與察哈爾蒙古人一樣,都是蒙古人,但是他們定居在東北女真部落的邊緣,更與後來統一了女真各部的後金國接壤。
林丹汗與女真人作戰失敗之後,可以西遷,可以帶著察哈爾的人馬繼續往西遊牧,反正整個蒙古大草原,對於林丹汗及其麾下的察哈爾傳統蒙古人來說,沒有地方是不可以去的,而且到哪裡遊牧,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但是已經習慣了定居駐牧的科爾沁蒙古人不同,他們有了城池,習慣了定居生活,不想到處遷徙,再過傳統的那種逐水草二居的遊牧生活。
因此,早在大明天啟六年,也就是後金國的天命十一年,林丹汗率部西遷之後,一直左右搖擺的奧巴,也當機立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