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七八章 世爵世祿,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皇帝定下了有關皇明世爵世祿的條條框框之後,張惟賢先推出來兩個人選,而皇帝當即就同意了。

內閣首輔李國鐠與閣臣兼禮部尚書徐光啟驚訝於皇帝對於這次大戰有功之臣的封賞之重,但也沒有什麼話可說。

大明朝重文輕武的情況,以及這種情況對於大明朝軍事實力的負面影響,他們也不是不知道。

更何況,此時眼前的皇帝一直在著力打破文武之間的界限,讓文官封爵也成為了一種常態,這樣的事情,對整個文官群體來說,都是一個利好的局面,他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於是,緊跟在英國公張惟賢的步伐後面,李國鐠、徐光啟將這一次大戰之中宣大、河套、薊北,以及遼東四處戰場上的有功將領,按照他們評定的功勞等級,撿那些他們覺得可以封給世爵的,一個個說了出來。

而崇禎皇帝本人,也在他們排定的名單之外,又補充進去了幾個自己想要封賞提拔的人選。

最後在崇禎皇帝親自改定之下,這個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至於宗室的爵祿問題,在座各位,人人都知道事關重大,牽一髮而動全身,此時宜靜而不宜動,皇帝沒有提,這幾個重臣也都刻意避開了那個話題。

功臣世爵一共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而每等之中又分三等,加在一起是五等十五級。

現有世爵一概定為一等,新封世爵則各有等差,不同等級爵位之間年俸與永業田也各有等差。

一等公世爵,世祿年俸銀八千兩,實授永業田五百頃;

二等公世爵,世祿年俸銀七千五百兩,實授永業田五百頃

三等公世爵,世祿年俸銀七千兩,實授永業田五百頃。

一等侯世爵,世祿年俸銀六千五百兩,實授永業田四百頃。

二等侯世爵,世祿年俸銀六千兩,實授永業田四百頃。

三等侯世爵,世祿年俸銀五千五百兩,實授永業田四百頃。

一等伯世爵,世祿年俸銀五千兩,實授永業田三百頃。

二等伯世爵,世祿年俸銀四千五百兩,實授永業田三百頃。

三等伯世爵,世祿年俸銀四千兩,實授永業田三百頃。

公、侯、伯三等爵,繼續按照舊例給封號,或以地名之,或以功名之,或以德名之,總之沿襲舊例,都定封號。

至於子爵、男爵,大明朝沒有先例,崇禎皇帝也想盡快把這個事情定下來,所以封號的事情就先擱置不議。

因此,與公侯伯有爵有祿有號相比,子爵與男爵就稍微顯得不是那麼貴重了,雖然有爵有祿但無號。

一等子世爵,世祿年俸銀三千五百兩,實授永業田二百頃。

二等子世爵,世祿年俸銀三千兩,實授永業田二百頃。

三等子世爵,世祿年俸銀兩千五百兩,實授永業田二百頃。

一等男世爵,世祿年俸銀兩千兩,實授永業田一百頃。

二等男世爵,世祿年俸銀一千五百兩,實授永業田一百頃。

三等男世爵,世祿年俸銀一千兩,實授永業田一百頃。

其中,三等男爵僅為終身爵,身死爵除。

當然,這一次並沒有國公的爵位封出去。

雖然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並不想太祖朱元璋把世爵世祿看得那麼重,但他也知道,這東西決不能封賞得太隨意。

一旦封賞的太隨意了,很快就會像原本明末歷史上的情況那樣,大量的伯爵侯爵公爵乃至王爵封出去,換來的卻並不是忠誠感奮,而是一次又一次無恥的背叛。

而且世爵一定得與世祿相匹配,否則的話,這個爵位就只是好聽而已,也不值錢。

就像大明草加封給文官中有功的大臣以這樣那樣的大夫榮銜,為什麼沒人在乎?

就是因為它只是一個榮譽性質的東西,一方面它不能世襲,不能一勞永逸地傳之子孫後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沒有與這些榮譽相對應的利益。

崇禎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崇禎皇帝在內閣與軍機處幾易其稿之後合奏上來的封賞奏摺上面,寫下了一個硃筆的準字。

除了李邦華與孫承宗按照之前英國公張惟賢的提議,分別被封為一等東勝侯和一等寧城伯以外,另有二十九位有功將領得封不同世爵:

近衛軍第一鎮都統制使馬世龍,以其居庸關上率軍禦敵、擊退建虜之功,封為二等武定伯,並賜宣府興和口外土地三百頃為永業田。

同時,改宣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