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八一章 孰忠孰奸,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皇帝在三月一日的建極殿朔日朝會上決定的事情,還有很多,而他想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還是擊退建虜進攻之後的收尾問題。
漠南也好,河套也好,以及陳繼盛、孔有德等人佔領了的豆滿江以南和以東的土地也好,打下來了,就要儘快納入版圖,儘快派出文官武將去駐守。
招降納叛也好,招收移民墾荒也好,總之要儘快將新佔領或者說新恢復的土地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這件事情,皇帝透過眼下的軍機處、兵部和五軍都督府來做,完全不允許內閣、都察院以及六科廊插手或者議論。
崇禎皇帝把它拿到朔日舉行的建極殿朝會之上,也只是當眾公佈一下子,走個過場而已。
在這份當中公佈的,一系列總兵和鎮守使的安排之中,新晉安遠伯曹文詔及其武烈營,被調離了熱河堡。
接替曹文詔鎮守熱河堡乃至薊鎮邊外廣大領土的人物,是薊鎮總兵官尤世威。
尤世威與馬世龍一樣,都是孫承宗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大將,這一次帶著薊鎮的大軍,跟著孫承宗出征塞北,一直都是作為孫承宗的中軍使用。
因為薊鎮邊軍的主力原本都是步兵,所以在往西追擊豪格鑲黃旗大軍的時候,他們也就沒有派上用場。
也因此,一直跟在孫承宗身邊處理各種繁瑣營務的薊鎮總兵官尤世威,也就沒有能夠立下顯赫的戰功。
不過即便如此,崇禎皇帝讓他移鎮熱河堡,也不是讓他去當比一個邊鎮總兵官職級要低上一級的鎮守使。
而是藉此機會,正式改薊州鎮為熱河鎮,讓尤世威帶著整個薊鎮軍隊徹底移鎮到邊外去。
崇禎皇帝也在這一次的安排之中,將人口、耕地和城池數量已經上了一點規模的熱河鎮守府,撤銷掉了鎮守府的建制,直接比照內地設立了三司衙門。
新設的熱河三司,即是熱河承宣布政使司、熱河都指揮使司、熱河按察使司,自然一切都是按照內地行省的建制來佈置了。
尤世威帶著薊州鎮的營兵移鎮熱河堡之後,自是繼續擔任熱河鎮的總兵官。
而原本居於其下、受其節制的三屯營總兵官王世欽,則被任命為了熱河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一職。
此前已經移鎮邊外,分得了大量土地的三屯營將士,也由營改衛,仍由原任總兵官王世欽統帶。
熱河堡、八里罕、寧城堡,以及西到多倫部、北到喀喇沁、東到遼東鎮之間,這兩年陸續湧向出來的大量軍屯、民屯,也統一納入到了熱河都指揮使司的管理之中。
與此同時,那位在朝堂之上勸諫崇禎皇帝不要講懲處晉商擴大化的吏部右侍郎孫居相,則被外任為新設的熱河布政使一職。
布政使雖然品秩很高,但是從京官吏部右侍郎這樣的關鍵崗位,被調到新設的熱河布政司,去當一個根本沒有多少百姓和民政事務可以管理的布政使,任誰打眼一看就知道這是明升暗降的招法。
不過孫居相本人在朝堂之上當場聆聽了對他的這個“升遷”安排之後,但是誠心誠意地領了旨謝了恩。
因為自從在朝堂之上沒有沉得住氣,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賈繼春等人當面互相指責對方為朋黨之後,他的心裡就始終忐忑不安,擔心什麼時候,崇禎皇帝會找個什麼藉口罷免了自己。
畢竟他提出的建議不僅沒有被皇帝所採納,而且事情的發展遠比他當初預料的還要嚴重。
雖然蒲州張氏和王氏多數人保住了性命,但其他四十多人被判處凌遲,而一百多人被判處絞立決,還是讓他的心中大為後怕。
若是崇禎皇帝或者說只是錦衣衛想要收拾他,那麼同樣是農商出身的老孫家,只需要其中任何一個人屈打成招,就會被狠狠地牽連進去。
萬幸皇帝不願意在朝中看見黨爭,不願意將西黨這個罪名坐實,否則的話,以賈繼春、王國興等人之間的“勾結”,老孫家很可能就在皇帝的一年之間就萬劫不復了。
因此,自從那次朝議之上與賈繼春撕破臉之後,孫居相的心中留一直不平靜。
如今親耳聽到皇帝對自己的“處罰”公佈於眾,而這個處罰還是一個相對體面的“處罰”,心裡懸著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與次相應的是,在平定西南戰事之中立下了功勞,但是一直沒有得到相應提升的川東兵備徐如珂,則在這一次報請人事安排的時候,被兵部和吏部一起推薦了上來。
在水西之亂平定之後不久,徐如珂、李仙品、劉可訓這幾個四川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