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七二章 牛刀殺雞,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烏素圖召大廟活佛薩木騰敖斯爾的立場轉變倒向大明,當然不是沒有意義的。
李邦華率領麾下三總兵以及多倫部騎兵,在烏素圖召一帶駐兵休整的幾天內,烏素圖召大廟裡的喇嘛們,就給他帶來了供奉烏素圖召活佛的達拉特部的那顏吉仁泰、杭錦部的首領蘇赫巴魯,以及遊牧在陰山南麓一帶的西烏拉特部首領色稜。
這些信奉黃教的蒙古部落,都是在林丹汗佔據了漠南之後不甘屈服而逃走的小部落,有的依附漠北土謝圖汗部,有的依附鄂爾多斯部,還有的乾脆西遷。
這些部落在原本的歷史上,都會在黃臺吉趕走了林丹汗,征服了漠南蒙古之後,歸附建虜後金國。
但是這一世,他們失去了這個機會。
一來黃臺吉進駐庫庫和屯之後不久,就帶著軍隊南下攻打明朝去了,沒有騰出手來,派人去收服這些散居在漠南與漠西交界地帶的小部落。
二來林丹汗的西遷讓這些小部落也望風而遁,知道林丹汗的察哈爾大軍過境之後,方才回到自己的冬季駐牧之地。
原本阿巴泰往西追擊林丹汗的路上,也負有招降沿途小部落的使命,但是阿巴泰沒工夫去尋找這些望風而遁的部落。
等到他想要在回來的路上再行招降的時候,又迎頭遇上了李邦華率領的明軍騎兵。
於是,這些介乎於漠南、漠北與漠西之間的小部落,雖然身處於這場大明、女真與蒙古三角大戰的漩渦之中,卻出人意料地倖存到了現在。
現在發生在漠南的這場戰爭終於塵埃落定了。
吉仁泰、蘇赫巴魯,以及率部南下過冬的色稜,能夠帶著自己的部眾在環境險惡的大草原上生存,當然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本領。
在知道林丹汗率部西逃而漠南蒙古各部幾乎全都歸降了女真人的時候,他們本來也是要歸降女真人的,只是還沒有找到機會罷了。
但是現在女真人既然被明軍打敗了,趕走了,那麼他們當然要選擇站在勝利的一方了。
於是,烏素圖召大廟活佛薩木騰敖斯爾派出去的喇嘛一到,他們就跟著這些喇嘛來到了烏素圖召,向代表著大明朝廷臨時駐節於此的李邦華表示了效忠與歸順之意。
這幾個部落雖然又窮又小,人口也沒有多少,但是招降了他們,總比逼著他們歸順建虜要好上一點。
這三個部落在這個時候歸附大明,一方是擇強而事,另一方面也是打著受撫請賞的主意。
李邦華雖然不在乎拿出一點錢糧來換取他們的歸附,但是也不會平白無故地就給他們糧餉,或者為他們請賞。
李邦華讓吉仁泰、蘇赫巴魯、色稜三人,各從自己的部落之中,抽取青壯騎兵一千五百人,跟隨明軍前去征服鄂爾多斯諸部。
十二月十八日傍晚,被派出去尋找鄂爾多斯部濟農額璘臣下落的曹文詔所部將領曹變蛟趕了回來,向李邦華等人報告了鄂爾多斯部人馬的蹤跡。
次日清晨,李邦華以曹文詔所部武烈營騎兵、趙率教所部山海鎮騎兵為先鋒,帶著達賴褚虎爾、哈丹巴特爾、吉仁泰、蘇赫巴魯、色稜等人所部蒙古騎兵先行南下。
李邦華則帶著烏素圖召活佛薩木騰敖斯爾以及剩下的騎兵為後隊,隨後向南進發。
作為鄂爾多斯諸部的濟農,此時年僅三十歲的額璘臣,除了回到河套之外,他也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
從女真人的大軍入主漠南開始,時間只有兩個月,但在這兩個月內,額璘臣先後做出了一個又一個錯誤的決定。
先是決定跟著林丹汗西遷,雖然內心也不願意,但是畢竟跟著走了。
然後沒過多久,當女真人的追兵趕上林丹汗隊伍之時,他又率部投降了女真人,並且還跟著女真人去追擊林丹汗。
再然後又沒過多久,在明軍反敗為勝,出關追擊女真人的時候,他又臨陣脫逃,背叛了女真人。
這一個又一個錯誤的決定,讓額璘臣這個濟農在鄂爾多斯諸部中的威望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鄂爾多斯諸部臺吉與世襲濟農的額璘臣都是一個祖先,只是一二百年的時間下來,這些人雖然屬於一個祖先,但是到了這個時候,相互之間也沒有了多少親情的紐帶。
若是額璘臣這個濟農有點雄才大略還好說,畢竟世襲濟農的光環在那裡。
可是連著幾個重大判斷錯誤之後,麾下各部臺吉都有了不少的怨言。
等到鄂爾多斯諸部從烏素圖召下面的曠野雪原上一路向西南逃竄,逃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