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九九章 遇吉夜巡,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天傍晚,官軍的猛火油彈攻勢告一段落,而憂心忡忡的賀一龍、賀錦,以及同樣憂心忡忡的頗希牧,也終於等來了闖王高迎祥派來傳令的信使高一功。
高一功還很年輕,是闖王高迎祥的本家侄子之一。
高迎祥原名高如嶽,早年是個馬販子,落草後怕連累宗族,改名叫作高迎祥。
這一次,高迎祥趁著建虜破邊而入宣大的時機,突破官軍的圍困,再回陝北之後,知道自己的名頭此時怕是已經傳遍天下,擔心安塞老家的高氏宗族無法保全。
因此,在兵圍甘泉峪的時候,他就派了李自成帶著一支人馬,回了一趟安塞老家。
而李自成也果然不負所托,輾轉反側一番,總算是把安塞老高家的剩下不多的幾個能帶走的人帶了回來。
高一功及其寡婦姐姐高桂英正在其中。
高一功來到了高迎祥的身邊,很快就得到了重用,成為了闖王高迎祥身邊貼身的中軍親兵小頭目,專門替闖王高迎祥奔走各營之間傳遞軍令。
如今,正是這個高一功帶著一小隊騎兵,從平涼翻山越嶺來到了固原,趁著官軍尚未合圍之機,從南門衝入城中,給賀一龍等人帶來高迎祥的命令。
闖王高迎祥嚴令賀一龍、賀錦和頗希牧三人督率所部人馬,堅守固原城,並且沒有高迎祥的命令,絕不允許他們撤退。
賀一龍與賀錦盤問了高一功半天,方才從高一功吞吞吐吐的回答之中,隱隱約約地認識到了這一次危機的嚴重性。
原來不只是固原城受到了官軍的進攻,之前一直堅守慶陽不出的那支官軍隊伍,也向著平涼派出了一撥又一撥哨探隊伍。
而根據闖將營抓回來的官軍哨探透露,大明京師三大營之一的三千營,也已經於近日進駐了慶陽城。
平涼的東面已經集結了大量的官軍。
闖王高迎祥的中軍護衛高一功,給賀一龍和賀錦帶來的軍令,讓他們頓感壓力巨大的同時,也讓連日來一直左右搖擺、患得患失的頗希牧,終於最後下定了決心,拿定了主意。
崇禎三年四月十八日的深夜,六盤山下的固原城,籠罩在一片月朗星稀的天幕下。
城上城下一片寂靜,緊張奮戰了一天的雙方士卒,終於可以裹著鋪蓋席地而臥,快速進入沉沉的夢鄉。
固原城頭只留下部分奉命值夜的倒黴蛋,抱著弓刀箭矢,一邊哈欠連連,一邊暗自埋怨著自己的差事,祈禱夜裡不要有什麼事情發生。
固原城作為西北邊防重鎮,作為前三邊總督和固原鎮總兵府的所在地,磚石包土、南北皆有甕城的城池,在初建的時候,修得是異常高大堅固。
到了現在,雖然經歷了百餘年的風雨侵蝕和一次次戰火蹂躪,顯得有些破敗,有些年久失修,牆面上到處都是坑坑洞洞,個別地方甚至磚石塌落,露出了裡面的夯土,但是總的來說,還算得上是一座雄城。
“如果固原鎮的大軍沒有北上移防花馬池,那麼這個固原城此時不僅丟不了,而且還是我麾下大軍的家啊!”
時過三更,夜色已深,指揮著大軍忙碌了一天的周遇吉,仍然沒有回到遠處山崗上自己的大帳休息。
周遇吉是文震孟監軍京營,清洗了成國公朱純臣的派系勢力之後快速提拔起來的人物。
當初,崇禎皇帝派他押運軍械軍餉,護送袁崇煥前往三邊總督府上任,原本是要讓他出了這趟差事回來,找個由頭升他的官,然後作為京營的大將使用的。
不過,到了西北之後,周遇吉一路上忠於職守、令行禁止的表現,讓袁崇煥十分滿意,而且初來乍到的袁崇煥,想要儘快在三邊之地穩住陣腳開啟局面,也需要提拔一批聽命於自己的親信將領。
於是周遇吉、賀人龍等一批青壯將領進入了他的視野。
也因此,周遇吉到了西北之後,雖然一個打仗也沒有打,基本上都處在選兵練兵的過程中,但卻一路快速升遷。
短短兩年半的時間內,就從當初的一個京營遊擊,一路升任副將、副總兵,以至於在楊麒死後署理定虜鎮總兵官一職。
對於這一點,周遇吉的心中當然十分感激袁崇煥對他的知遇提攜之恩。
同樣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周遇吉雖然對袁崇煥到任西北之後的許多舉措不是很理解,也不是很贊同,但卻默默地選擇了服從和執行。
他所不理解的事情之中,就有將三邊總督府和固原鎮遷往花馬池這一件。
固原處於西北三邊五鎮的正中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