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三零章 不二人選,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又怎麼會讓他這樣一個世家紈絝出身,一天兵都沒當過,一場仗也沒打過,甚至連一次戰陣都沒有上過的人,去如此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坐鎮指揮呢?!
這不是在拿老朱家的江山開玩笑呢嗎?!
因此聽他剛一說完,崇禎皇帝立刻說道:“英國公此心可嘉,此言可敬!然則愛卿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此去居庸關,戎馬倥傯,非比尋常!兼且京師重地亦需要英國公這般年高德劭之老臣坐鎮!此請斷不可行!”
英國公聽了這話意外抬頭,還再說什麼,卻聽直隸總督南居益突然說道:
“啟稟陛下!封疆之臣守封疆,此是治國正理,更是為臣之道!
“居庸關正在臣的轄地之內,守此關門正是臣之責任!臣請前往居庸關坐鎮督師,必令建虜止步於關門之外!”
說完這話,南居益撩袍跪地,鄭重其事地朝著崇禎皇帝叩頭不起。
崇禎皇帝見狀,連忙上前,將自己一向敬重的這位大臣攙扶起來,搖了搖頭,然後說道:“朕並不疑慮南愛卿之才幹謀略,實在是此戰事關重大,關乎國運之興衰,一絲一毫一點差錯也出不得!
“卿在撫閩之時,不懼西夷艦船,海戰得勝,朕每每思之,都是嚮往不已!然則,陸戰與海戰截然不同,建虜與西夷也是迥然有別,卿未嘗在遼東或者邊鎮任職,其間隔膜不可不慮!”
眼見英國公張惟賢和直隸總督南居益,自請督師居庸關,都被皇帝駁回,孫元化想了想,知道自己資歷更淺,這種事提都不能提,於是乾脆說道:
“陛下!前番孫閣老出關督師,整飭薊鎮邊備,如今已數月過去,此番建虜在烏蘭哈達山城知難而退,薊鎮邊外已然是安如泰山!
“既然如此,陛下何不傳旨口外,調孫閣老移鎮居庸關呢?臣以為,孫閣老正是總理其事的不二人選!”
孫元化說完這話,武英殿中其他人再次一片寂靜。
孫承宗的確是合適人選,但是崇禎皇帝卻想要自己去。
因為在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看來,此戰雖然看似兇險,實際上卻是有驚無險。
憑藉著整飭一新、佈滿重炮的居庸關城,憑藉著早已齊裝滿員屢屢請戰的近衛軍第一鎮,以及改編已久、裝備先進的京師三大營,還有新編的近衛軍第二鎮,他相信只要再加上他這個穿越者的優勢和皇帝的身份,沒有打不贏的道理。
如果這樣都還守不住、打不贏,他這個穿越客,也就沒有必要再在這個時代存在下去了!
既然沒有理由打不贏,這樣的戰果當然就不能落在別人的頭上。
相反,自己一旦在居庸關給黃臺吉以重創,那麼就能夠透過此戰的勝利,在大明內部樹立起絕對的權威。
做到了這一點以後,將來在朝中推行其他盤算已久的改革,就會容易很多。
因此,這一戰自己必須親自坐鎮!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說道:“薊鎮邊外,乃京師北方門戶,地位之重不再居庸關之下!
“宣府巡撫李養衝、宣府監軍倪元璐皆有奏報,宣府邊外亦有建虜東路大軍數萬騎駐留不去。此一點,不能不慮!朕意由孫愛卿總領邊外軍務,將來也可以於建虜歸途之上伏擊殲敵,萬萬不可輕動!”
說到這裡,崇禎皇帝環顧殿中眾人一圈,然後說道:“朕聞,昔日成祖欲遷都北京,朝臣皆疑之,成祖說,遷都北京,非為南京不能安居,而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意!此中道理,朕自即位以來,須臾不敢忘也!”
崇禎皇帝說完了這一番看似與誰去坐鎮居庸關無關的話,再次看了一邊殿中的臣子,最後,目光落在牛聚明的臉上,說道:
“朕已口諭內閣輔臣,明日辰時,在建極殿特別增加一次朝會!但願卿等能夠明白朕的心意!”
到了這個時候,殿中人多少都已經明白了皇帝的心意,人人都知道年輕的皇帝怕是想要御駕親征了。
可是御駕親征有那麼容易嗎?
然而,人人心中雖然都是各有盤算,但是皇帝話已至此,也此時殿中諸人都是皇帝特意叫來的人選,其中也沒有那種非要跟皇帝對著幹的人物。
接到大同的急報之後,崇禎皇帝就連夜召見了內閣閣臣和六部、都察院的堂官。
一方面是向他們通報建虜從殺胡口入關的敵情。
另一方面也是跟他們談談自己的想法,統一一下思想,為自己下一步親自坐鎮居庸關埋下伏筆。
今天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