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九四章 鵝項嶺上,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清晨,鵝項嶺上又是蠻煙僰雨的天氣。
直到朱燮元率領後隊大部人馬從桃紅壩全部趕來,細雨濃霧也依然未曾稍散。
朱燮元領著幾位信誓旦旦要在三日之內滅掉安邦彥的總兵大將,站在白桿兵與天策衛紮下的簡易營盤之中,看著雨霧瀰漫的鵝項嶺,愁眉不展。
“部院大人,侯某既然第一個立下了軍令狀,向大人保證三日之內滅掉安邦彥,那麼率軍攻上鵝項嶺,就是侯某該挑的擔子!只要大人一聲令下,侯某人自是義不容辭,當仁不讓!”
“部院大人,末將亦曾立下軍令狀,請大人准許貴州兵為大軍先鋒,攻上鵝項嶺!”
“部院大人,滇兵亦願為先鋒,若不拿下鵝項嶺,願意軍法從事!”
三位總兵見朱燮元愁眉不展,似乎是在為攻上鵝項嶺而犯難,因此一個個搶先發言,希望能夠得到首攻的命令。
能夠混上總兵之位的,自然都不是傻子。
桃紅壩之戰,官軍斬首過萬,而這一次的密林山道之戰,安邦彥的麾下又一次損失了一千多人,算算安邦彥麾下的兵力,如今充其量不過三千人罷了。
以此狼狽逃竄窮途末路的三千人,又豈是如今兩三萬愈戰愈勇的官軍之對手?!
覆滅是遲早的事情,就看滅在誰的手上!
而如今跟在朱燮元身邊的三位總兵官,任何一個人的麾下斬獲了安邦彥,他都很可能會因此而得封世爵。
這樣的誘惑,是如今這三位總兵官誰也無法抵擋的,此時紛紛以立過軍令狀為由頭,請求率軍對鵝項嶺發起進攻。
不過對朱燮元來說,他愁的不是攻不上鵝項嶺,而是如何在雨霧瀰漫的鵝項嶺上找到安邦彥。
敵人太多了固然不是什麼好事,可是現在看來,敵人太少了也不是什麼好事。
如今安邦彥麾下滿打滿算也就剩下三千人,若是他化整為零,在雨霧瀰漫的群山之中隱匿不出,那麼官軍要在水西找他找到什麼時候?!
此時聽了這三位總兵官的輪番建言,朱燮元想來想去終於說道:“諸將聽令!”
簇擁在朱燮元身旁的三位總兵官和其他幾位將領,聽了這話,頓時衣甲聲響,人人肅立。
朱燮元見此遂接著說道:“秦拱明、劉肇基,汝二人各率所部,以昨日之陣型,沿驛道盤旋而過,若遇賊軍即行追擊殲滅,若未遇賊軍則翻嶺而過,沿河駐紮,不得使安邦彥麾下一兵一卒北渡赤水!”
秦拱明、劉肇基抱拳應諾,領命而去。
接下來,朱燮元挨個從許成名、侯良柱、林兆鼎的臉上看過去,然後說道:“汝三人各率所部兵分三路,或走小路,或抄近道進山入林,自行尋敵決戰!切記不可因爭功而冒進,友軍但有所呼,各家必有所應,若是見危不救,勿忘法不容情!”
身材高大如巨人一般的朱燮元說完了這話,肅容看著麾下的三位總兵官,而三位總兵官也當即抱拳說道:“謹遵部院大人帥令!”
當日上午辰時左右,秦拱明、劉肇基各率所部,共計三千餘人,再一次沿著半山腰上的驛道,進入了蠻煙僰雨的密林之中,小心謹慎地往前行進。
秦拱明、劉肇基率軍出發之後不久,侯良柱、許成名、林兆鼎三位總兵官,也都以所部土司兵打頭陣,各自領命率軍出發。
且說侯良柱這一路,雖然當先進兵,卻沒有選擇易於攀援而上的緩坡或者隱約可見的鳥道。
相反,侯良柱選擇了一條與鵝項嶺的山脊直線距離最短,同時也是最為陡峭險峻的陡坡上山。
微風細雨濃霧瀰漫之中,可見不及十步外,侯良柱身先士卒,在眾親兵左右護衛之下,一手持圓盾護住身前,一手去抓竹木藤蔓,手腳並用往上爬。
出身川東永寧衛軍戶世家的侯良柱,自幼生活山林險地之中,翻山過嶺,穿越叢林,對他來說,與出身西南土司轄地的那些彝苗土兵一樣,都是家常便飯。
即使如今已經貴為四川總兵官,到了該出手的時候,他也一樣吃得了這份苦,受得了這份罪,同樣也爬得了這樣的山,走得了這樣的路。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攀爬,在眾親兵的掩護之下,侯良柱終於第一個登上了鵝項嶺上相對開闊的鵝背地帶。
在他看來,安邦彥若是真的將麾下彝兵化整為零,從此隱匿在群山之中,那麼要想在這方圓百餘里的雲霧群山之中找到他,真的就如同大海撈針一般難了。
不過,若是安邦彥沒有這麼做,那麼鵝項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