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三七章 不見動靜,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每當到了冬季的時候,特別是明朝崇禎年間的冬季,不管是鴨綠江的江面,還是圖們江的江面,在進入十一月下旬以後,都會結上一層厚厚的冰層。X

最冷的時候,冰層可達四五尺厚,水量稍微少一點的地方,或者河道稍微淺一點兒的地方,更會從江面直接凍到江底。

這樣厚度的冰層,別說是人馬車輛了,就是重大三四千斤的巨炮,也能夠透過江面直接運送到對岸上去。

以往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是東江鎮各路人馬提防著建虜八旗軍隊踏冰過江前來進攻的關鍵時期。

而往年,建虜後金國的八旗軍隊,也的確總是會趁著這樣的機會,對周邊的明軍發起進攻。

但是崇禎三年十一月末的朝鮮半島方向,當北邊的圖們江和南邊的鴨綠江,全部都凍得結結實實的時候,建虜後金國內負責鎮守鴨綠江沿線的鑲藍旗軍隊,以及負責鎮守圖們江沿線的新晉貝勒布顏代所部軍隊,卻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相反,不管是鑲藍旗的旗主濟爾哈朗,還是烏魯特部貝勒布顏代,全都提心吊膽地監視著江面,擔心對面的明軍乘著江面結冰,運送巨炮過江往西,前來發起進攻。

對岸的明軍或許不清楚鎮江堡一線的情況,但是濟爾哈朗這個鑲藍旗的旗主卻是知道的。

作為建虜後金國內鎮守鴨綠江一線的八旗常備軍隊,鑲藍旗的各個牛錄已經在鴨綠江的西岸地區衣不解甲地堅守一年半了。

而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除了黃臺吉當初率軍出征蒙古與明國之前,給了鑲藍旗一定的糧草補充之外,就再也沒有給過什麼補給。

鑲藍旗旗下的人馬,倒也不是沒有自己的積存。

但是經過前期的戰事與這一年來衣不解甲的堅守消耗之後,鑲藍旗的全體旗丁與披甲人都雲集在鴨綠江西岸的城堡裡面,只管作戰,不事生產,即使有再多的積存,也不夠他們人吃馬嚼的。

這樣的情況擱在以前,是能夠透過戰爭掠奪的方式解決的。

而且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建虜後金國的八旗子弟們,也很少會為了吃穿用度的事情發愁。

一來,每個旗丁與披甲人的家裡,都有大量搶來的漢人、朝鮮人或者蒙古人充當包衣奴才,給他們耕種土地,放牧馬匹牛羊,伺候他們。

二來,建虜八旗的各支軍隊,幾乎每一支都能夠透過搶劫和擄掠的方式,從周邊的漢人、蒙古人和朝鮮人以及北方的野人女真各部,搶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比如人口,牛羊,以及東珠、毛皮、參茸等物。

類似東珠、毛皮、參茸這些東西,要麼作為財富賞賜給有功的部下旗丁或者披甲人,要麼就用來跟北上求財的山西商人或者東江、遼東一些將領家的商號貿易,以便換取其他衣食等急需之物。

但是,以前的所有這些獲取錢糧補給的路子,現在都走不通了。

北方的一些野人女真和北山女真部落,進貢給後金國內的東珠、皮張以及參茸等物,也沒有了往年的銷路。

不僅來自宣大方向的晉商商隊再沒有了蹤跡,就是遼西的那些商號,以及數年前還有貿易往來東江鎮的一些商隊,也都銷聲匿跡了。

這個情況所帶來的困難,對於身在瀋陽、鐵嶺、撫順一帶地區的兩黃旗、兩紅旗的旗丁與披甲人來說,還不是那麼突出。

畢竟在夏天的時候,大汗黃臺吉給八旗的各旗,都劃分了旗田,各旗上下,從一旗之中最尊貴的旗主,到最低階的壯尼達次(類似大明軍制之中的小旗或者什長),都分得了數量不等的田產。

即便是連個壯尼達次都不是的普通旗丁與披甲人,也都分得了新的田產。

黃臺吉的這個做法,固然令建虜後金國中低落到了極點計程車氣有所回升,也使得自己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穩固,聲望有所迴轉。

包括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自己,也藉著這個機會在鴨綠江西岸的寬甸與鄂勒琿(桓仁)一帶,又圈佔了幾座新的田莊。

但是,依靠畫餅充飢提升起來計程車氣,畢竟比不上真正的錢糧牛羊等物資。

對於身在鎮江堡的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及其麾下一直堅守在鴨綠江一線的旗丁與披甲人們來說,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黃臺吉將再多的荒山野嶺分給鑲藍旗的旗丁與披甲人作為田產,也解決不了鎮江堡(後世遼寧丹東)、寬奠堡(後世遼寧寬甸)、鄂勒琿城(後世遼寧桓仁)、鴨綠江城(後世吉林集安)等地駐軍的吃飯問題。

後金國內的女真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