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八二章 北上雙城,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天津城直接北上白冶城,也有道路可以通行。
梁廷棟這個直隸總督在將總督府從通州搬遷到了天津之後,為了改善和加強他這個直隸總督與薊北邊關的聯絡,還曾以工代賑動員了大批前來安置的宣大難民,整修過這條北上薊北的道路。
不過,這條路再怎麼修,也趕不上從天津到通州,再從通州到白冶城的水泥路官道。
崇禎皇帝不想繞道,更不想走回頭路,然而卻在這條直道上花費了更多的時間。
就在崇禎皇帝不聽勸說,非要從直沽出發北上白冶城的同一天,遠在東北圖們江口的圖們鎮守府右協參將尤景和,也在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中,率軍啟程北上了。
遙遠的東北,雖然已經進入了二月的最末,但是絲毫也沒有春暖花開的意思,而圖們江口的冰層依舊堅硬。
早上還是好好的天氣,雖然清冷,但萬里無雲,然而尤景和率領著自己招募的圖們鎮守府右協將士,剛剛接受了圖們鎮守使尚可喜的檢閱,兩千人剛剛誓師完畢,天色就突然陰沉了下來。
等到尤景和帶著一行人馬槍械,拖拽著火炮,走過了圖們江上的冰面之後,一場意料之外的大雪撲撲簌簌地飄落下來。
尤景和的北上不是突發奇想,也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早就探查好了,並且經過了尚可喜的同意,得到了尚可喜的支援。
早在崇禎三年的十月裡,尤景和到任圖們鎮守府右協參將一職不到三個月,就派出了一支人馬從過江北上,沿著圖們江口以北的海岸線,尋找適合採伐造船的巨木和適合募民屯墾的良田。
尤景和來到圖們鎮守府任職的時候,圖們鎮守府左翼靠著圖們江的土地,以及中路的平原地帶,都被鎮守使尚可喜、左協參將班志富等麾下的人馬部將給圈佔了。
而尚可喜指定由他募兵駐守的右路一帶,因為大部分地區靠著海,並沒有多少土壤肥沃的良田可以用來募民屯墾。
好在尤景和在崇禎皇帝的身邊任職過那麼長的時間,知道圖們江以北廣闊的地區仍有成千上萬頃富饒的土地可以佔據。
所以,他既不挑剔,也不抱怨,而是踏踏實實地在尚可喜交給他駐守的慶興小城裡認真經營。
到了十月份,毛維張離任之時推薦給呂大器的兩個人選,即林傳寶和陳秋生,各自帶著自己的北上隊伍,如期抵達了慶興城,轉歸到了尤景和的麾下。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尤景和讓他們稍事休整即兵分兩路,一路由林傳寶領著,帶了自己的書信往南,前往鐵山和旅順招兵買馬,專門招募從登州渡海北上墾荒的齊魯漢人。
另一路則由陳秋生領著裝備精良的四百人,渡過圖們江北上,按照尤景和交待的任務,尋找適合造船的巨木以及適合屯墾的沃野。
冬天,並不是募民屯墾的好時候,林傳寶南下募兵募民的這一路,遲遲沒有好訊息傳來。
但是,過了圖們江沿著海岸北上的陳秋生這一路人馬,卻是沒過多久就傳來了好訊息。
他們不僅找到了大片大片生長巨大紅松、雲杉、橡樹的原始森林,而且還找到了大片大片土地平坦開闊的肥沃原野。
最重要的是,他們這一支四百人馬,竟然真的如同當初皇帝告訴尤景和的那樣,找到了傳說中的雙城衛殘存的舊城。
這個後世被俄羅斯出兵佔據並被命名為烏蘇里斯克的地方,早在明初的時候,曾經設立過一個雙城衛,後世沿襲下來,一直被稱為雙城子。
這也是烏蘇里斯克在中國東北的民間一直被叫作雙城子的由來。
其實,雙城衛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指的就是擁有兩座土城的衛所。
兩座城東西並列,相距四五里之遙,更東面的那座叫作富爾丹城,西面的那座叫作朱爾根城。
後來,隨著大明朝在東北地區的統治力量減弱,雙城衛也被南下的東海部生女真部落佔據。
而雙城衛這個僻居圖們江口以北的羈縻衛所,也在隨後的年月裡,因為莫溫河部生女真遷來此地的關係,改成為了莫溫河衛,遂成為東海女真部落莫溫河部的世居之地,不過仍舊隸屬於大明朝的奴兒干都司。
再後來,隨著李成梁的去世,以及萬曆年間出兵朝鮮平定壬辰倭亂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大明朝在東北地區的軍事力量迅速衰弱,給了奴兒哈赤征服女真各部的機會。
奴兒哈赤征服了東海女真各部之後,將這一帶能夠找到的東海女真各部人口,包括莫溫河部的生女真,全部帶回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