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二零章 虛與委蛇,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收到了鹿善繼遣人送來的兩封書信之後,崇禎皇帝仔細看過一番,知道黃臺吉還跟歷史上一樣,使出了這個議和緩兵和借刀殺人之計,心裡很快也就有了應對之策。
恰好此時又到了該向九邊各鎮,轉送崇禎二年第三季度糧餉物資的時候了,所以當天下午,崇禎皇帝就派出了兩撥內臣擔任領隊,各帶天策衛和羽林衛一哨人馬,預備押送糧餉離京,分赴遼東鎮和東江鎮。
這次前去東江鎮的內臣,還是御馬監總管太監兼御前侍從武官處掌事太監褚憲章。
褚憲章去年九月到東江鎮轉送糧餉並且坐鎮督戰,不僅與毛文龍熟悉,與毛文龍以下的東江鎮各路總兵將領也很熟悉,去了以後很多事情就會好辦很多。
因為這次去,不光是押送糧餉這麼簡單,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崇禎皇帝讓他帶上了奴酋黃臺吉寫給大明朝的議和書信,其中有黃臺吉要求大明朝治罪毛文龍,並交還劉興祚幾兄弟的內容。
到了關鍵時候這個要拿出來,用來激勵安東侯毛文龍和劉興祚率軍,去與遼東建虜死磕。
只不過拿出來的時機必須把握恰當,這個就只能讓熟悉東江鎮內情的褚憲章出馬不可了。
至於帶隊去遼東鎮的內臣,則是司禮監的隨堂太監鄭之惠。
鄭之惠與曹化淳一樣,都是出身與大內的內書堂,不過崇禎即位之前一直都屬於靠邊站的那種。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清洗內廷二十四衙門的時候,鄭之惠沒有投靠當時權勢熏天的曹化淳,而是瞅準時機投靠了比自己小字輩的王承恩,如今自然是苦盡甘來。
前不久,在御前紅人王承恩的推薦下,如願進入了司禮監,成為了比秉筆太監的稍低一等的隨堂太監,不過,也已經可以在司禮監輪番當值了。
當然,崇禎皇帝從一堆內臣之中選中這個鄭之惠,不是因為他是王承恩的人,而是因為他出身內書堂,不僅對於大明朝的各種典章制度非常熟悉,而且頭腦靈活,很有內秀,不是一個死板刻板的人。
這樣的人,讓他們在大難臨頭堅守氣節很難,但是卻很適合這種虛與委蛇、討價還價的議和談判。
其實適合幹這種事情的人,在如今的大明朝堂之上有很多,只是現在的這個崇禎皇帝可是知道,與後金“議和”的事情,絕對不能洩露出去。
黃臺吉是假議和,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知道,所以他的議和談判,也是假議和假談判,不過是虛與委蛇,麻痺黃臺吉而已。
但是這個事情在大明朝堂之上,卻是個見光死的事情。
一旦洩露出去一點訊息,這個事情就會弄巧成拙,沒法繼續下去了。
歷史上,崇禎皇帝並不是沒有一點議和之心,當袁崇煥向他報告平遼策略的時候,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辦法,也就是“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
不管其中的“和為旁著”,是不是當時袁崇煥給自己留下的一條後路,但是當袁崇煥報告了這個平遼策略的時候,崇禎皇帝是滿口答應了的。
然而後來,袁崇煥私下與後金通款議和的事情曝光出來之後,滿朝文武都是同仇敵愾、義憤填膺,都說袁崇煥這是通虜賣國。
所以,歷史上,袁崇煥就有了那樣一個悽慘下場。
再後來,奉旨與後金通書議和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害怕重蹈覆轍,落下一個與袁崇煥相同的下場,所以就預留了證據,將崇禎皇帝與他私下交代的事情,記錄了下來,並透漏給了同年好友,表示議和這種事情,是皇帝讓他辦的,他是奉旨承辦的。
結果,這個訊息很快就洩露出去了,又搞得滿朝大譁。
崇禎皇帝為了平息事態,只好表態自己沒有與醜虜議和的意思,然後將走漏了訊息的兵部尚書陳新甲斬首了事。
有鑑於明末的這個歷史狀況,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即便是假議和,也不敢公之於眾,因為對於遼東的建虜,滿朝文武皆主戰,所以談判議和的空間幾乎不存在。
這也是歷史上為什麼從天啟皇帝到崇禎皇帝,二十多年間,寧肯兩線乃至三線作戰,也沒有正式與後金遣使議和的原因。
既然知道這個情況,如今這位崇禎皇帝自然不能讓頗有一些政治潔癖的文官們去操作這個事情,而是隻能讓身邊的內臣去做,而且還不能讓太顯眼的人去做。
比如說,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也是個合適的人選,但是在皇帝在京的時候,司禮監掌印太監卻離京辦事,那絕對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會很快引來朝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