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九三章 順勢而為,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入六月,京師裡炎熱異常,五月中下旬的幾場降雨,雖然緩解了京畿之地的旱情,讓地裡的莊稼長勢良好,但是對於氣溫的影響,卻是微乎其微,京師之中,一點也沒有因此而變得涼爽。

對山西的剿賊戰事,崇禎皇帝雖然很重視,但卻並不是很擔心。

不管是李邦華、盧象升,還是洪承疇、孫傳庭,這幾個雲集山西前線的將帥,可都是當今大明朝數一數二的精英人物。

若是連他們都搞不定如今這些在陝西混不下去跑到了山西的流賊隊伍,那麼就是自己這個穿越客親自上陣,恐怕也沒什麼大用。

所以,山西剿賊的事情雖然重要,但是每次戰報送進京師之後,崇禎皇帝除了批准李邦華等前線督撫的奏請之外,就是督促著戶部倉場總督南居益和兵部侍郎兼武備院總監孫元化,一波又一波地,往山西方向調運糧草和彈藥。

包括去歲以來,交由雲貴總督朱燮元主持的西南平亂作戰,如今的這位崇禎皇帝也是如此做法。

雲貴總督朱燮元但願有所請,但有所奏,都是一律允准,除了調運糧餉軍械之外,堅決不搞遙控指揮,如今戰事也不出所料,正朝著對朝廷有利的一面發展。

奢崇明、安邦彥這兩支早已合流了的彝族土司叛軍,如今已經被雲貴總督朱燮元調集雲貴川湖廣等地官軍,合圍在了安邦彥的老巢,也就是山高林密的貴州西北,雲貴川渝交界的水西地區。

這地方山高林密,漢人稀少,世代為當地彝族、苗族土司盤踞,而且真的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交通運輸極為不便,大軍開不進去。

若非如此,奢安之亂也不會前前後後延續至今,已達八年之久了。

考慮到歷史上就是朱燮元平定了奢安之亂,所以,崇禎皇帝在將朱燮元任命為雲貴總督兼貴州巡撫,授予其督領雲貴川湖廣廣西五省兵馬平亂的全權之後,基本上也就完全放手讓他去幹了。

如今果然不負所托,在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之下,已經將奢崇明、安邦彥一夥土司亂軍十萬餘人,圍在了水西地區,如今正督領大軍和僱來的漢人青壯緊鑼密鼓地開山修路、伐木搭橋,向著位於涪陵江(也就是後世的烏江)上游鴨池河以西的水西宣慰司所在地慕俄格山城推進了。

一旦驛路修通了,那麼世代鎮守水西的安氏家族,就將迎來他們必然滅亡的命運。

崇禎皇帝之所以放權放手,是因為他知道他選用的這些大臣的本事,同樣也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斤兩。

除了對明末的歷史人物有所瞭解之外,他也只是知道一些明末的歷史大勢而已。

不管是在前世還是在今生,他都不是什麼技術專家,也不是什麼軍事專家,再加上明末落後的交通和通訊條件,要想對身在一線的將帥進行干預,十有八九會捅大婁子。

六月初四日傍晚,李邦華從石口遣人送往京師的山西最新軍情,終於經過了八天的長途跋涉,送到了通政司。

崇禎皇帝得報大喜,當即招來內閣首輔李國鐠、閣臣兼禮部尚書徐光啟、吏部尚書成基命,以及病情略有起色的軍機大臣英國公張惟賢,議論封賞事宜。

而最令崇禎皇帝高興的,還不只是官軍在山西勝了流賊,而洪承疇在柳林堡內將王左掛、王自用以下十一名賊軍領袖全部處決的訊息。

這些賊頭不死,將來仍是禍害。

除了肉體消滅,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至於殺俘殺降,如今這位崇禎皇帝能夠理解洪承疇的苦心,所以並不在意。

所以在召見朝中重臣,議論封賞的時候,心情大好的崇禎皇帝提議重賞,而且是對朝廷文官來說前所未有的重賞。

那就是封爵,封山西剿賊督師李邦華為侯,封洪承疇、孫傳庭為伯。

歷史上崇禎末年的時候,很多朝廷的文臣不願或者不敢出京統兵作戰,除了當時官軍戰鬥力低下,常常是有去無回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打了勝仗,功勞是朝廷的,是武將的,前線的文官統帥,除了加銜沒有別的好處。

而一旦打了敗仗,朝廷很少去追究武將的責任,反而會把責任全都歸咎到督師或者帶兵的文官身上。

好多原本十分傑出的文官,不是被前線的武將坑死,就是被朝廷議罪下獄。

所以到了崇禎末年的時候,很多朝中的文官大臣寧肯辭官回家,也不願意上前線領兵打仗。

因為打仗對他們的很多人來說,勝了沒有令他們足以動心的好處,而一旦敗了,不是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