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九六章 戈蒂尼奧,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免去了王尊德的廣東巡撫之位,那麼就得再找出來一個接任人選。
崇禎皇帝看了看眼前幾位有點面面相覷的大臣,然後對吏部尚書成基命說道:“對於廣東巡撫,吏部可有合適人選?”
此前,當內閣中書舍人呂大器,奉旨去吏部找他詢問王尊德情況的時候,成基命就對此有了準備,因此崇禎皇帝一問,馬上就說道:“南京戶部侍郎王業浩或可勝任。”
說完這話,見皇帝面無表情,成基命趕緊接著說道:“王業浩是萬曆四十一年進士,現任南京戶部侍郎,曾任廣東巡按御史數年,對廣東情形頗為熟悉。而且此人乃是先賢之後,新建侯陽明公之玄孫,入仕之後,所歷多任,皆有賢名。”
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後被封為新建伯,死的時候被追封為新建侯,不過子孫世襲的還是新建伯的爵位,這王業浩是王陽明的支系玄孫。
崇禎皇帝見成基命這麼說,轉眼看著戶部尚書畢自嚴,說道:“畢愛卿以為如何?”
畢自嚴是戶部尚書,對於南京的戶部侍郎應該是有發言權的。
當然,最恰當的諮詢人選應該是如今的南京戶部尚書兼南榷政使的蘇茂相,只是蘇茂相不在眼前。
這時,戶部尚書畢自嚴點了點頭,說道:“王業浩頗得如今南京戶部尚書蘇茂相的信重,在轉運糧餉軍械支應雲貴平叛上面也多有貢獻。”
畢自嚴這麼說了之後,崇禎皇帝當然就知道是什麼意思,隨即看向李國鐠和徐光啟,兩人皆說:“臣沒有意見。”
很快,關於免去王尊德廣東巡撫一職,任命南京戶部侍郎王業浩前去廣東接任巡撫,並配合兩廣總督王之臣調集兵馬平亂的聖旨就發往南京和廣州去了。
至於南京戶部侍郎的人選,則由吏部與南京戶部尚書兼掌南京吏部事的蘇茂相去商議推薦了。
如今,五個設港通商的市舶司事務,有四個,都在蘇茂相主持下的南榷政使司轄內,一個得力的能夠貫徹其意圖的助手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由他與吏部聯名推薦才是最好。
對於開海通商給大明朝帶來的衝擊與影響,如今雖然剛剛開始顯現,但是崇禎皇帝卻也早已經親自感受到了。
除了粵北種藍制靛業者的民亂之外,這幾個月裡他也親身經歷發生在京師的改變。
實際上,當山西剿賊的戰事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身在京師的崇禎皇帝一刻也沒有閒著。
四月末的時候,在工部尚書畢懋康的引薦之下,崇禎皇帝在紫禁城中再次召見了那個會說漢語的葡萄牙工匠喬·羅德里格斯。
這一次,羅德里格斯還帶來了一個名叫戈蒂尼奧的葡萄牙商人,出乎意料地向崇禎皇帝提出,想要獲得大明皇帝的批准,在大明京師購買土地開設一個工廠。
更讓崇禎皇帝感到意外的是,這個一句漢語都不會說的葡萄牙商人戈蒂尼奧贈送給了皇帝一面一尺見方的玻璃鏡子。
鏡子在大明當然不是什麼稀罕物,包括玻璃也不是什麼稀罕物,但是一尺見方的玻璃鏡子,至少對於這個時代的大明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工業製品。
而這個因為聽說大明朝廷明令開海通商,而從濠鏡澳北上京師尋找商機的葡萄牙商人,居然想要在京師開設一家玻璃工廠。
平板玻璃的製作工藝擱在後世來說並不複雜,但是此時在東方的大明卻還是一個沒有人掌握的秘密。
在大明境內,這個時代的玻璃製品還只是一種琉璃製品而已,不僅透明度不行,也做不到純淨無色,更加做不到大塊不破而且平整如磨。
然而對於歐洲人來說,早在公元四世紀的時候,羅馬帝國的貴族們就已經把玻璃製品應用到了門窗之上了。
尤其是到了十三世紀的時候,義大利人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了,整個歐洲的天主教堂、王室宮殿也都已經十分普遍地用各種玻璃製品裝飾門窗了。
而這個時代義大利人用平面玻璃製造的玻璃鏡子,更是已經享譽整個歐洲了。
只是義大利人保守了這個秘密長達三百年之久,直到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大塊平面玻璃的製造工藝,才隨著歐洲的戰亂,在西歐各國傳播開來,玻璃製品在歐洲隨即身價大跌,再也不是貴族專屬的稀罕之物了。
作為里斯本玻璃製造世家出身的卡洛斯-戈蒂尼奧,聽說東方人沒有玻璃製品,即便是高官顯貴也仍在使用那種延續了幾千年之久的金屬鏡子,所以就帶著工匠和僕人,前往東方尋找機遇了。
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