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零九章 經世銀行,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完了這話,崇禎皇帝又將自己在後世時候所知道的關於銀行存取貸等等業務的知識,假借這荷蘭傳教士康迪紐斯之口一一說將出來,聽得內閣首輔李國鐠、閣臣徐光啟以及戶部尚書畢自嚴時而目瞪口呆,時而面面相覷,時而一頭霧水。

但是不管怎麼樣吧,這幾個人已經算是這個時代大明朝腦袋最為傑出的幾個人之一了,如果他們都弄不明白,那麼也就沒有誰能夠弄得懂了。

不過到最後,崇禎皇帝說話說得口乾舌燥,趁著喝茶的功夫,聽畢自嚴說出了一番話,才知道,自己真的是太小看這個年代的“最強大腦”了。

“陛下所說之銀行,臣亦常聞之。只是如今思來,臣曾聽聞的銀行,不過是尋常秤銀、熔銀、鉸銀之尋常銀鋪罷了。而陛下所言之銀行,倒是與大明近年出現之錢莊相仿。

“只是臣聞錢莊存銀、異地存取,儲戶反倒需向錢莊支付保管費用,因此,除非富商巨賈,錢莊對於尋常百姓倒也沒甚用處。

“不過以臣思之,陛下所說卻未必不可行。此時還請陛下容臣回部之後深思之。然後再向陛下呈覽條陳。”

如今在大明朝堂之上,除了這個穿越客崇禎皇帝之外,恐怕也就只有徐光啟對這個時代的西方有所瞭解了。

不過徐光啟的瞭解卻幾乎全部侷限在天文曆法、科學、技術等領域,對於如今正在蓬勃發展的西方金融業,幾乎同樣是一無所知。

不過,即便一樣的一無所知,對於這個時代的西方有所瞭解的徐光啟卻很快就聽明白了皇帝所說銀行的巨大利好之所在。

對他來說,民間的銀子可以存在銀行之中,以供朝廷緊急時刻之呼叫還在其次。

最重要的是,這個時代本來就已經十分活躍的工商業,將能從開設的銀行之中以低於民間借貸的利息貸出銀子來。

制約東南數省商業進一步發展的銀荒困局,也會因此迎刃而解,甚至久而久之,銀行的信譽立起來之後,盛行於宋代的交子,甚至是大明的寶鈔都可以重新發行了,那麼大明朝野民間的銀荒問題,就再也不是問題了。

想到了這些,徐光啟說道:“臣以為,陛下所說之銀行,於國於民皆有大利。然而以臣觀之,籌建銀行之最緊要處,乃是信譽之建立。官辦也好,民辦也好,銀行無信則不立。

“天下四民生計不易,最憂慮者莫過於身家財產之難保萬全。銀行若是朝廷官辦,則請陛下早立禁令,不準朝廷與內承運庫動輒呼叫民間儲銀。

“銀行若是民辦,則請陛下下旨,保護儲戶存取銀款之自由。若非如此,銀行雖好,亦難長久。”

徐光啟話雖然這麼說,但是其主要的意思還是很明白的,那就是銀行是個好東西,可以辦起來,但是老百姓的銀子真要存到了銀行裡,不管是官辦還是民辦的銀行,可不能像是肉包子打狗,存進去的銀子一去不回,那可不行。

徐光啟的這個意思,崇禎皇帝當然也聽得明白,聽他說完這個,知道他不反對,於是就拿眼看著內閣首輔李國鐠,看李國鐠的態度。

李國鐠見皇帝最後把眼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立刻肅容說道:“陛下英明天縱,所提銀行之設,高瞻遠矚,於公於私,於國於民,皆有百利而無一害。

說完了這個話,李國鐠看了皇帝一眼,然後又說道:“只是以臣之淺見,不知道陛下之提議設立銀行,究竟是以太倉銀儲為全部本金,設立官辦之銀行,還是以太倉銀儲為一大股東,在南北兩京募集更多股本開設一半官半民之銀行?”

李國鐠的這個話一說到讓崇禎皇帝聽得一愣。

因為這些問題他還沒有深入思考,今日只是想提出這個議題,讓這些朝廷重臣們心裡有個準備,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推出來。

沒想到今日這麼一說,不僅戶部尚書畢自嚴沒有反對的意思,而且如今在京的兩位閣臣也都表達了支援的立場,這倒讓崇禎皇帝自己有點始料未及了。

聽了李國鐠的話,崇禎皇帝略一思考就說:“首輔這個問題問得好!卿等以為哪一種辦法更好?”

三位重臣相互看了看,最後還是由李國鐠率先說道:“陛下,臣以為太倉存銀能有今日之豐盈,實在來之不易。雖說一千二百萬兩銀儲,存在那裡閒置不用,有點可惜,但若是僅僅開設銀行之一項,就佔用過多,也於朝廷財計不利。畢竟太倉儲銀乃是朝廷財計之根本,雖不能不動,但也不可大動。

“因此,以臣之間,不若以太倉儲銀之一部分為股本,同時從南北兩京之鉅商富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