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3章 季扎之死,吞吳戰紀正式開始,孺子春秋,天成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說闔閭那老貨死後搞了個劍冢陪葬,這次孤倒要好好看看,吳國鳥人有什麼好劍?”
吳國鳥人是勾踐對吳國信仰圖騰的蔑稱。
吳國早初時因為開國之祖泰伯仲雍的關係是日月崇拜,只是後來隨著吳越爭鋒的開始,為了壓越國信仰圖騰鳥蛇一頭,把自家圖騰信仰給改成了類似與長著翅膀龍的圖騰。
而眾所周知,蛇再牛也是向龍臣服的,吳國此意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吳王闔閭劍冢位於虎丘山,其在後世是大名鼎鼎,傳說有三千把名劍埋在裡面,其中魚腸就是其中一把,後世秦始皇和孫權都挖過劍冢,但最後都無所獲,只留下很深的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洗劍池。
“傳孤令:閩地作戰的大將軍靈姑浮,迅速帶軍北上,孤要他在一個月內把麾下三軍集結在浙江左岸,孤到時在那裡等著他”
(這裡的浙江是指錢塘江,先秦時期錢塘江稱呼為浙江)
“另外,著五湖三江水師上將諸稽郢所部,遇到吳軍暫且避而不戰,等待孤之大軍到來”
所謂五湖三江其實就是指後世的太湖水系,三江指後世的東江、婁江、吳淞江。傳聞范蠡帶著西施乘舟楫能成功逃跑就是得助於這個五湖三江。
“各地水步兵糧草戰船……”
勾踐雖然自大,但是臨危不亂的本事卻是在諸侯之林當中屬於大拇指的。
夫差的近乎傾國之力的二十萬大軍橫掃大江以北,很快拿下了古長江的控制權,由於戰線變長,河道越來越多,他不得不讓步兵防守於江北,集中水師南下。
浩浩蕩蕩的吳國水師是遮天蔽日,如同大潮,席捲到古長江以南的土地。
諸稽郢得到了越王勾踐的命令後,不敢怠慢,收縮兵力,遊走於古太湖之上。
吳王夫差得知軍情後,兵分三路:一路由太宰壽於姚率領,多為老弱病殘,這一部約合一萬餘人繼續駐守於江北以防後路被劫;一路由國相伯嚭率領,麾下王子姑曹等將,共計兵士約八萬餘人,目標是攻佔古錢塘江與古長江之間越國土地上的大城;最後一路是由夫差親自率領,上將胥門巢,展如,公孫雄為之佐,約合兵士十萬,圍堵越國水師精銳。
越國水師大將諸稽郢謹小慎微,總是先一步逃出夫差佈置下的天羅地網,這讓夫差暴跳如雷,公孫雄建議莫要管諸稽郢的水師,十萬大軍直搗黃龍,進攻越國國都。
夫差嚴詞拒絕,身後有一支強橫的敵軍在,就如同荊棘在背,他不能安心,於是一方面讓水師繼續圍堵諸稽郢,另一方面讓大軍以逸待勞,準備截殺越王勾踐的援軍。
南邊的戰爭是打的如火如荼,呂荼那邊卻是另一幅景象。
呂荼帶著藤玉急匆匆的奔來到了歷下。
二人牽手走進大國士季扎府後,就看到一大幫人垂頭喪氣的跪在院子內。
當頭的人見到呂荼和藤玉後是嚎啕大哭。
呂荼和藤玉相視一眼一個咯噔,難道還是來晚了?
當頭人,不是別人,正是古籍《延陵吳季子本傳》中記述的那位季扎二子,重道。
重道在古典籍上並沒有其他事蹟記載,只是說北遷齊魯,成為北方吳氏一脈的老祖宗。
此是贅話,不再多講。
呂荼和藤玉快步向正屋方向走去。
正屋內是陰暗的,雖然油燈在灼灼的燃燒著,可是還是忍不住的陰暗,這種陰暗,是死亡的前奏。
“叔祖,您怎麼樣了?”看著季扎油盡燈枯的樣子,呂荼和藤玉雙雙跪倒在其床邊泣淚問道。
呂荼如今倒是有資格叫季扎為叔祖了,他雖未和藤玉在祖宗神祇裡進行“結髮”儀式,但她們之間夫妻關係卻是天下皆知,而且某種程度上是美名傳揚。
為了見即將死去的親人一面主動暫時取消婚期,試想這天下間的諸侯和公主誰能做到?
起碼遍觀史書是沒有人做到的。
季扎看到二人進來,他眼中生出了光輝,嘴角也閃出了欣慰的笑意。
他枯瘦的手,拂去藤玉的眼角的淚水,然後拍了拍其手,示意藤玉先出去,藤玉知道這是叔祖有話給自家夫君講。
藤玉乖順的離開了,看到藤玉離開,季扎讓呂荼把他扶起,呂荼順應其意,為季紮在後背多放了幾個枕頭,讓他舒服些。
“本初,你要對吳國動手了嗎?”季扎突然道。
呂荼聞言身體一哆嗦,看著季扎,看到他渾濁的眼睛裡淚水直往外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