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論我們的價值觀,詩意的情感,紀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體如雨後春筍。到了90年代末經濟危機後,大批的報刊雜誌和文化團體紛紛倒閉。造成了中國文化的蕭條,以致現在許多的年輕人寧願玩遊戲,都不去看書。這應該是我們民族的悲哀。
對教育的認識和觀念可以說是影響著千家萬戶。曾經有一段時期人們大肆宣揚“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沒有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們,他們長大後到底能有多大的出息?生命的種子在冬季的地下緩慢地蘊育著,積聚著能量,等到春季才生機勃發。如果我們把種子直接放在春季,不讓它在冬季裡“浪費時間”,那麼種子的成長與發育該會是怎樣的結果?沒有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孩子不可能會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不會有太多的幸福感和進取心。我們現在只顧人為地給孩子“填充”太多的知識,而剝奪了他們許多生性發展的美好時光。實際上,我們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知識,而是良好的性情與品質。中國有句話叫“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了成功。如果你想改變這個過程,那麼,肯定也會改變這個結果。
還有一種現象也會讓我們不可思議。比如說******會耗費很多的錢財和精力,不辭辛勞,長途跋涉,要去麥加朝聖。還有那些藏民,不遠千里,在暴雪中一路地走著,一邊不停地撲伏在雪地裡朝拜著,向著心中的目標進發。因為這是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修煉,希望透過朝聖和朝拜給他們帶來平安和吉祥。可是,對我們許多漢族人來說,沒有什麼宗教信仰,我們的世俗行為是依靠道德規範來約束。所以,我們不能深刻地理解他們朝聖和朝拜的意義。
我們喜歡說一個人很懶,但我們沒看出他對這件事情的輕視,如果他喜歡這件事,肯定會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每個人都會把有些事看得很重,而把有些事看得很輕,但也有一些事會讓我們感到無奈。我們許多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年輕人,本該吟詩誦文,浪漫人生,可是,找尋工作,談婚論嫁,買車購房,讓他們彷彿瞬間步入到中年。而中年人的價值觀顯然是有所不同。他們更多地是專注於家庭和事業,而不是憧憬未來,享受人生。沒有這段浪漫美好的時光,人就會缺少樂觀向上的情感,而這種情感會影響著他們的態度與觀念。
簡而言之,我們的價值觀就是我們對某個事物的評判。如這件事“有沒有用?”,“有沒有利?”或“值不值得?”不同的人生觀體現著不同的人生態度,不同的人生態度會對事物有不同的選擇,而不同的選擇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快樂和痛苦。
我們生活在家庭、朋友、老師和同事之中,生活在我們周圍的環境之中,我們身邊的人和事都會對我們的價值取向有所影響。但我們應該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結交正直和誠實的朋友,追求高尚和儒雅的品格,用健康美好的終極價值來建立美好,最佳化人生,做一個純粹而高尚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