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千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二十六 改革軍制,隋唐大魔王,話千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程知節道:“陛下,因為戰亂,臣從小就失去了父親;跟隨者母親四處流浪;最後才在山東東阿斑鳩店落腳生根。當時母親靠著幫別人家縫補衣衫,將臣撫養長大。

臣自小頑劣,不服管束,時常讓母親擔憂,讓她老人家以為失信於父親,無顏相見與地下,

到了17歲臣才幡然醒悟,開始讀書識字明白道理。其後多虧了眾位朋友不棄有了一點點小小的成績。

可是就是這一點小成績,確讓臣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沉迷於權利的誘惑,漸漸疏遠家人,使妻兒盼夫君父親夜不能寐;使老母親想兒子眼淚雙流。

現在臣之母親疾病纏身,臥床不起,我要侍奉她吃飯喝藥,不能片刻遠離。

我也想和陛下和給位朋友榮譽與共,但臣我如果沒有母親,是活不到今天的;母秦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愉快的度過她的餘生。我們母子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為這些我的內心實在是不忍離開母親。

我中原重孝,自古百善孝為先,我朝也是以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故舊老人,尚且還受到憐惜養育,何況我的孤苦程度更為嚴重呢?

所以臣希望陛下能準我的表彰,讓我能夠陪伴母親最後的這一段時間,臣就是死了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

李世民眉頭緊皺,有心不答應吧,看他的意思十分堅決,同意了卻又有些不捨。

正在他左右為難的時候,長孫無垢道:“五哥,老伯母病重我們深表遺憾,你的心情我們也能理解;不過現在天下的名醫,最好的醫療條件都在長安,我覺著你還是留下的好。”

程知節道:“皇后說的有理,臣這一段時間肯定是住在長安;至於以後,等臣的母親病情好了再做打算。”

李世民還想再勸說,長孫無垢道:“陛下,五哥這一段時間東征西殺已經勞累了,現在天下太平,四海賓服,就讓他好好地歇一歇吧!”

李世民凝思一會兒道:“好吧!就按皇后說的,五哥好好地休息一下,不過五哥在軍事上的能力無人能及;你還是掛著軍校祭酒的名好吧!還有如果朕有了什麼為難的事情,也請五哥不吝賜教。”

程知節看到皇上已經讓步了,也就沒有在堅持叩頭謝恩告辭而去。

“觀音婢為何要同意他的辭呈?”

“陛下,程知節這個人就是一頭倔驢,你越嗆著他他越來勁,反而傷了你們君臣的感情。現在天下太平,也該讓這些將軍們休息一下了。”

“程知節有大才,我只是覺著讓他閒著有些可惜。”

“噗嗤!”長孫無垢突然笑道:“我知道陛下的意思。不過程知節的才能不在朝堂上。讓他入朝為官,還不得天天鬧翻天?他的才能是大才也是歪才,在於謀劃未來。陛下不妨給他出一些有益於國家長治久安的題目,讓他去想想辦法。”

“啪!”李世民一拍手道:“觀音婢一語點醒夢中人,我這一段時間正和李藥師商量著怎麼完善府兵制度,且不妨聽聽程知節的意見。”

第二天在太極殿中李世民加封程知節為一等大魔郡王,食邑3000戶,並且免除了他的一切職務,只保留了一項大唐軍校祭酒。

程知節跪倒謝恩,然後樂呵呵的回到了家中,他找來工匠打造了一輛輪椅,每天推著母親在家園中晃悠。

因為有薛仁貴、秦懷玉等第一批軍校畢業生短短數年晉升將軍的榜樣作用;現在大唐軍校已經成了香餑餑,雖然招生已經增加到了5000人,可是今年來報名的依然是人滿為患。

程知節再次主持軍校的招生,不過在眾多的教員當中,他卻看到了侯君集的身影。

知道李世民讓他向李靖學習軍法,程知節就暗暗好笑;他偷偷的對李靖道:“三哥要小心侯君集,不要被他反咬一口。”

李靖微微笑道:“知節不用擔心,我雖然不如你看人準確,不過也能看清楚一個人的本性。說起了經過了第一屆的驚豔之後,這些年考生的水平卻差可很多。”

“咱們不能希望每一年都出一些薛仁貴,這些年有咱們這些老傢伙撐著,第二代也漸漸起來,大唐最少幾十年不會有軍事人才短缺。”

“誒,剛說今年又可能成績平平,沒想到這個小傢伙也來了。總算是有一個像樣的了。”

李靖看了一眼道:“裴行儉倒是一位帥才,咱們得好好地培養一下。”

“唉,三哥,那個中年人是怎麼回事?咱們軍校沒有年齡限制了嗎?”

李靖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