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0部分,官路逍遙,曾氏六合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越高,他們眼中的基層就越不是真實的基層。”
“嗯。”鬱長豐聽後若有所思地點著頭,“想了解基層,只靠聽彙報、看材料是遠遠不夠的,地方政府擅做表面文章,他們呈報上來的基層、我們下去看的基層,不乏粉飾過的,針對某一項工程或系統性任務,到下面去參觀考察,那些安排的點,都是事先精心謀劃的。”
潘寶山聽到這裡頗為感嘆,以前在松陽的時候,市、縣、鄉鎮欺下瞞上的事情很多,每每瞭解到就很痛心,真是有一股憂國憂民的憤慨,擔心像省部級以上的領導們被假象迷惑了眼睛,長此以往,就像被真空了的封建君主,極其可怕。但是這一刻,潘寶山徹底打消了壓在心底的擔憂,其實領導們心裡都跟明鏡似的,下面搞什麼手腳以為很隱蔽、很高明,其實都被看著呢,只不過不戳穿而已。現在,既然鬱長豐已經主動談及,所以儘可大膽說上幾句。
“鬱書記您說的對,像松陽的新農村建設有幾個樣板工程,其實也有很多不和諧的地方,並不像宣傳得那麼喜人。”潘寶山道,“比如富祥縣夾林鄉大陡嶺新村,那是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但是,老百姓精神上的‘新’沒有跟上,往往就拖了物質上‘新’的後腿,村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還並不協調。舉個例子說,村廣場上鋪的瓷磚,不知道補了多少批,但還是經常性缺失,都被村民又摳又撬,拿回家鋪地面了。”
“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個過程,老百姓適應也需要一個過程。”鬱長豐笑道,“所以陣痛難免,要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否則會喪失信心,失去前進的動力。”
“剛才我舉的例子,都是枝節末梢的問題,還牽涉不到一些實質性的東西。”潘寶山不無憂慮地說道,“我感覺最最需要改觀的是鄉鎮的執行現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現在的大部分鄉鎮,負債累累積重難返,已經處在了崩潰的邊緣,可以這麼講,稍微鬆一鬆神經,鄉鎮一級的政府就會立刻倒閉破產。”
“哦。”鬱長豐聽到這裡,神情一變。
第四百五十一章 攆客
鬱長豐神色一變,潘寶山心裡一緊,是不是說錯了話?
潘寶山擔心有些話說得太過,會引起鬱長豐的不高興,畢竟基層批評多了,也就是對高層工作不力的一個直接反映。
“鄉鎮債務危機確實是一個現實問題。”鬱長豐在稍微沉思過後,緩緩地說道:“有幾個原因是顯而易見的:第一、從上個世紀末期開始到本世紀初期的那段時間,全國範圍內的大發展存在一定的盲動性,各地鄉鎮一級的政府都不惜貸款舉債多上專案、多辦企業,但因為受能力和大環境的限制,投資多是失策的,一般都血本無歸。第二、鄉鎮級政府的剛性支出過大,由於當時風氣導向沒有把握好,各種設施建設、改造輪番上馬,都要達標升級,可是國家的專項資金投入很有限,沒辦法,鄉鎮只有自行解決,而且還都是大頭。第三、面子工程的不正之風太盛,超豪華辦公、高檔次吃喝還有高規格出行,花費驚人。第四、還有正常的工資發放和公益**業補貼,鄉鎮幹部工資由縣級財政撥,只是乾巴巴的工資,補貼、差旅費等還是由鄉鎮自己解決的,還有差額撥款、自收自支的人員工資開支,再加上農村公益事業投入,這一切每年都遠遠入不敷出,積攢多了也成病害。”
鬱長豐這話一說,潘寶山頓時鬆了口氣,看來他的神情一變只是在思考,並沒有心生不快,於是繼續說道:“鬱書記您分析得確實是實情,不過我還想補充一點原因,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
“說,今天專門抽出時間來跟你聊,就是要放開來,你儘管暢所欲言。”鬱長豐呵呵地笑了起來,“否則就沒有意義了。”
鬱長豐說完,探身伸手,拿起了茶杯。
潘寶山馬上站起來,走到鬱長豐辦公桌前道:“鬱書記,我幫您倒水。”
“喔,好。”鬱長豐喝了兩口,把水杯遞向潘寶山。潘寶山馬上一個趨步,伸出雙手接過。
“那邊有乾淨的杯子,你也來點。”鬱長豐指了指特供水瓶旁的水杯。
潘寶山猶豫了下,也不客氣,說了聲謝謝,給鬱長豐倒上水送過去後,回身也給自己倒了一杯。
“接著聊,你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原因是什麼?”鬱長豐充滿期待地看著潘寶山。
“為了gdp,分攤稅收指標。”潘寶山很認真地說道,“那是一級壓一級的,省裡給市裡壓力,市裡馬上就實實在在地傳導給縣裡,而縣裡更是變本加厲地壓到鄉鎮頭上。也就是說,鄉鎮是終端受害者。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