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能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07 主政西曹,東晉:我的權臣父親,釣魚能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曹,即為功曹,顧名思義,主管考察、記錄各級官吏的功績,以備提拔,同時協助主官,處理人員選用等事宜。
簡而言之,職權類似於三省六部中的吏部。
如果將安西幕府看做是一個朝廷,那麼西曹主薄則可以被視為吏部尚書。
不僅是人事權,桓溫允許桓熙參預機要。
同時,應桓熙所請,桓溫以郗超為西曹書佐,輔佐桓熙。
而這些,都是桓熙為其父四處奔走所應得的獎賞。
但知曉其中內情的,只有寥寥數人。
更多人還是對此頗有微詞,認為桓溫任人唯親。
按理說,徵辟幕僚也是府主的權力,年少身居高位的,同樣大有人在,譬如甘羅十二歲出使趙國,被秦王拜為上卿。
但從沒有人會像桓溫一樣,將自己年僅十四歲的兒子招入幕府,堂而皇之的對他委以重任。
尤其是幕府中的部分屬官,無不在等著看桓熙的笑話。
然而,桓熙上任的第一天,就給了所有人一記悶棍。
桓熙參照張居正的考成法,推出自己的考核之法。
新法規定:各衙各曹與西曹將所屬官員應辦的事情定期立限,造冊登記,共有兩本,一本留在衙曹,一本收在西曹,之後由西曹根據賬簿登記,定期檢查,以此評定優劣。
安西將軍府,議事大廳內,屬官畢至,桓熙站在場間,侃侃而談:
“此法重點在於立限考事,以事責人,官員之間,孰優孰劣,孰勤孰怠,一目瞭然,我謂之為考成法。”
屬官們之中,叫苦不迭的大有人在。
他們已經不再懷疑桓熙的才能,畢竟能夠推出考成法,已經證明他有資格掌管西曹,但這實在有違當今官場的風氣。
東晉名士風流,講究的就是一個不耐俗務,自在灑脫,如今居然要定期接受考核,這不是逼迫他們埋首案牘之間,哪還有時間袖手談玄、遊山玩水。
桓溫暗暗將這些人記在心中,他並沒有出面強壓不滿,而是示意桓熙繼續。
桓熙當然知道東晉官場是個什麼風氣,他正色道:
“家父鎮守荊州,不僅是要為國戍邊,更有志於匡定天下,再造神州。
“有非常之志,當行非常之事,唯有上下齊心,勵精圖治,方能有所成就。
“諸位願意追隨家父來到江陵,想來也並非尸位素餐之輩,何不奉行此法,盡職盡責,與家父併力輔佐晉室,留芳名於後世。”
眾人啞口無言,而這時桓溫才開口道:
“桓主薄之法頗有道理,但實在有違人情,不如暫且在安西幕府試行,以觀成效。
“若能行之有效,則可在荊州推行。”
見桓溫都發了話,屬官們只得應下,回去準備為將辦之事登記造冊,桓溫留下桓熙,說道:
“為父很欣賞你的考成法,否則也不會召集眾人讓你宣講,但如今我恩威未立,只能在幕府試行,待收取蜀中,方能推廣。”
“孩兒明白父親的顧慮,父親能夠給我機會,讓我在眾人面前暢所欲言,孩兒已經感激不盡,如今新法能在幕府試行,更是意外之喜。”
桓溫聞言,對自己這個嫡長子更是滿意。
安西幕府試行考成法的訊息很快傳揚開來,但還是有不少人質疑桓熙的才能,認為桓溫為了其子可謂是煞費苦心,考成法幕後設計之人,是桓溫而不是桓熙。
畢竟一個十四歲的少年推行新法,屬實駭人聽聞。
秉持這一觀點的,大有人在,包括何充。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可是親自考校過桓熙。
此前為庾翼弔孝,誰又知道桓熙所為,不是在向桓溫學舌。
但也有人對桓熙大為改觀,譬如謝奕之女謝道韞。
‘莫非此人真是經世之才?’
謝道韞放下手中的古籍,暗自尋思道。
正此時,年幼的謝玄邁著小短腿興沖沖的跑了過來。
“阿姊!父親回來了。”
今日是休沐,但謝奕一早就出門,說是要去尋桓溫飲酒。
謝奕嗜酒如命,只要不是當差的日子,必定是要喝得爛醉如泥。
謝道韞起身道:
“知道了,你往後慢些跑,免得又磕了碰了。”
說著,她牽起謝玄,前去看望父親。
行至廳堂,果然,謝奕正醉醺醺的坐在主位上,謝家姐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