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超越時空,懷疑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克:那個假相就是“我”。
博姆:受到傷害的人本來就覺得“我”受了傷啊!
克:沒錯,但是你一想要轉變這個事實,你就和真正的自己產生了分裂。
博姆:這才是重點。一開始的感覺是“我”受了傷,第二個感覺是我必須和那個受傷的假相隔絕,以便改善目前的狀況……
克:於是就喪失了理智。
博姆:因為這種感覺是不正確的。
克:沒錯。
博姆:這種想改善的感覺就把時間扯了進來,因為我以為這個問題需要時間才能解決。
克:很正確。因此只要認清這點,就能變得理智,而且能立刻採取行動,採取在當下這一刻就把問題解決的行動。
博姆:讓我們再深入一點。起先是一種受傷的感覺產生了,一種受傷的假相,這時我並沒有把這個假相和“我”分開,我是認同它的。
克:“我”就是那個假相。
博姆:然後我就開始和那個假相分裂,我認為“我”可以做些事來改善目前的狀況。
克:是的,你認為自己可以扭轉這個狀況。
博姆:但是需要一些時間。
克: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時間。
博姆:我的意思是,我誤以為改變這個狀況需要時間。如果我不這麼想,傷痛就不會存在了。
克:一點也不錯。
博姆:但是在親身經歷的過程裡,這份認識並不明顯。
克:讓我們慢慢地探討。首先,我受傷了,這是一個事實。接著我把自己和這個感覺分開,然後告訴自己要採取一些行動。
博姆:這個要採取行動的“我”和那個受傷的假相是分開的。
克:當然。
博姆:他一直在考量該怎麼辦。
克:“我”之所以會和假相分開,是因為我想“變成”什麼。
博姆:它投射出一個不同的景象。
克:我受傷了,於是這個一向習慣於“變成”什麼的“我”就告訴自己:我必須控制這個不利的狀況,我必須把這份傷痛連根拔起,我必須採取行動,我必須報復。因此這種分離的感覺就是時間。
博姆:現在比較清楚了。還有一點不夠明朗化,你說自我和受傷的假相沒有分別,然而大部分的人都會產生分化,並且投射一個未來的遠景。
克:我的理智告訴我,它們其實是沒有分別的。
博姆:但是我們總妄想有分別,因此才拖延了受傷的感覺。
克:沒錯。
發問者:我一察覺自己受到傷害,分裂就產生了,不是嗎?
克:我受傷了,於是我說:我要打你,因為你傷害了我。或者我說:我必須把這份感覺壓下去。也許我因此而產生了恐懼等等。
發問者:分裂的感覺應該在受傷的那一刻就產生了?
克:是的,這也是喪失理智的那一刻。
發問者:這一刻已經喪失理智了嗎?
克:沒錯,你剛才不是說過:我一察覺自己受到傷害,分裂就產生了。
博姆:我覺得在這之前會先產生一種震驚感,或是一種痛苦的感覺。你認同了這份感覺,於是就把它詮釋成“我受傷了”,接著立刻就產生想要採取行動的分別心。
克:如果我根本沒有受傷的感覺,我就不會有分別心。反之,如果我有了被傷害的感覺,只要我執著於這種感覺,想採取行動改善現狀,我就失去了理智。
博姆:如果你不執著於這種感覺,你對自己說:我不再想“變成”什麼。情況又會如何?
克:啊!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表示我已經停止思索,不再透過時間去觀察。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三、人類為何視思想為至寶?(11)
博姆:於是就不再是一種理論了。
克:沒錯。
博姆:因為時間感就是一種有目的的理論。
克:沒錯。時間感是人類的通性,而我們正在說明時間不過是一種幻覺。
博姆:你指的是心理上的時間感。
克:當然,這點我們已經討論過了。
博姆:你的意思是,只要不投射心理上的時間感,傷痛立刻就可以解決?
克:是的,它就立刻止息了,因為你已經不再想“變成”什麼。
博姆:只要你想“變成”什麼,你就依然故我。
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