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5部分,庶門,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在南邊,不然本王帶你來幹嘛?難道讓你來勞軍?”
曲寧聽到“勞軍”這樣的字眼,登時臉色有些難看,雖然在順朝中並無“勞軍”的女人,但在前朝中,說女人“勞軍”那就等於是說是軍中**女。劉愈這麼說明擺著是要下她的臉面(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五章 明修棧道(上)
過了四月二十,嶺北一代的雨水停了下來,劉愈抓緊時間趁著連陰雨到來之前南下,但他的推進速度依然很慢,一天甚至才行進十幾裡。
順朝的南征大軍以簡單的木頭小推車為主,務求做到一步一個籬笆,將山林中隱藏的叛軍給逼出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軍就沒收到遇到叛軍主力的報告,僅有的幾次小衝突也是很輕鬆就以朝廷軍的勝利而結束,隨著劉愈跟張無諸的匯合,劉愈已經進入了嶺北的腹地,距離禹州城也近在咫尺。
霍病南下之後,張無諸出發來援救也已經經歷了兩個月時間,在這兩個月中,張無諸明顯是憔悴了很多。劉愈從他的神態便察覺到這場戰事的艱苦卓絕,對於一個以打勝仗為己任的職業軍人來說,陣前殺敵他不怵,怵的是這種被人圍著抓瞎的打的苦悶,到了南方之後,張無諸和霍病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問題,就是他們以前戰場上用來克敵制勝的招數在這裡都失靈,不管是他們的正規路子還是野路子,遇到這些叛軍更野的路子就相形見絀。
“臨王,咱還是早點去把霍病那小子給救出來,俺老張看他也支援不住了,這些日子,那小子再沒出過城,反倒是那群野鴨子成天到禹州那邊去搗亂。”張無諸提及叛軍,恨的便牙根癢癢,他也知道自己的差事沒辦法,只好寄希望劉愈能早點幫他把任務完成,就是把霍病給援救出來。
“讓他吃點苦沒壞處。”劉愈看著禹州周圍的地形圖,一邊剔著牙道。“他不出來是想耍渾。禹州城城牆厚他還有長槍作為後盾。叛軍又怎會輕易繞過城牆給他搗亂?就聽他跟你瞎咧咧,他是在給你壓力希望你早點派援軍過去。”
張無諸聽劉愈這一分析,才知道自己被霍病給耍了。霍病根本沒有他想象中那麼迫切要得到援軍的支援,也可能禹州城那邊的境況比他這面還要好。
“哎呀,這混小子,莫不是在胡說八道?”張無諸一拍大腿,“虧俺老張日夜都為這小子擔心,還折損了不少的人想打通中間這條官路。等看見他……非扒了他皮不可。”
劉愈一副不屑的神色道:“他那身皮滑溜的很,別管他了。就當這地圖上沒禹州城這個點,咱一點一點推進過去,以禹州城為中心,展開接下來的戰事。”
劉愈看過嶺北的地形圖,在嶺北中,禹州城算是最後一座堅實的堡壘,雖然城池不大,但再往南,到了南疆之地。城池更加“袖珍”,而此時南疆各城又被劉愈劃歸為“敵對勢力”的範疇。使得劉愈思來想去,這禹州城成為朝廷駐軍的最優良城市,到時候一切戰事都準備以禹州城為中心展開。
在這樣的背景下,禹州城通往中原腹地也就是江右地區的官道就顯得很擠,周邊的幾座小城也需要軍事駐紮,劉愈在援救霍病之前,準備先進行“開路”,一路開山劈石伐木修道,把原來緊窄的官路修成魚鬆軍用物資的康莊大道。
“修道?”聽到劉愈的安排,張無諸一臉疑惑。
“是,慢慢修,修個十天半個月的也正常,咱就安下心來修路,千萬別太慌張。”
張無諸雖說是被霍病給騙了,但怎麼說霍病也是一員猛將,也是他一班兄弟中比較要好的那個,主要是霍病像個鄰家頑皮的孩子,張無諸對他平日裡又很照顧,兩個人便一個老哥一個小弟的。張無諸說些氣話說要撥霍病的皮,但只是說說,他還是很急迫要去救援。誰知道劉愈這個主帥卻顯得好似漠不關心,竟然要先修道過去,這一來二去的,恐怕霍病在禹州城還要堅守半個月甚至是一個月以上。
“軍令如山啊老張。”劉愈給張無諸打了一針強心劑,“朝廷想徹底解決南邊的這場禍患,這道還不修不行,修完了這條道,還有禹州城南邊通往梅關的中南道,都要修啊,修不好的話,北方的物資怎麼運到南疆去?我們怎麼展開這次的平叛?如果我們前面遇到點阻礙,怎麼把大軍撤回去?”
劉愈說的似乎很在理,張無諸對南方的形勢本來就不瞭解,劉愈從一個大的戰略方面來給他闡述小的戰理,張無諸聽的是一頭霧水,不過打仗需要物資運輸的通常這點是毋庸置疑的,那也就是說劉愈在修道這件事上並沒做錯。至於怎麼開展平叛和撤不撤的問題,說此話為時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