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5部分,庶門,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早。
“那俺老張這就安排人手去修道,是不是還要發動周圍的鄉民?”張無諸問。
“發動,怎麼不發動,凡是年輕力壯的鄉民出來修道的,一律按照軍餉發補貼,一天四個時辰,咱好好把這條道修修。”
給普通百姓發正規軍的軍餉,張無諸也是第一次聽說,這些鄉民無論是在力氣還是紀律性上都不能跟正規軍相比,更不用說這群鄉民會偷懶耍滑,一沒人監督就懈怠公事。張無諸當劉愈沒呼叫民夫的經驗,再想說什麼,劉愈擺擺手道:“你就按照我安排的去做。”
張無諸從中軍大帳出來,看到外面已經有一批人在準備去城外開山劈路,就說明劉愈已經提前下過命令。張無諸其實很想問問齊方的意見,畢竟兩人是患難與共的老戰友,一起崛起於微末,現在齊方比他要富貴,不過兩人在軍事意見上也經常做討論。
張無諸聽說齊方南下,卻未在軍中見到他。
等晚上的時候,張無諸跟劉愈問起此事,劉愈淡淡一笑道:“我姐夫他有事,過幾天就過來了,你老張打我姐夫的主意,我姐姐可不怎麼樂意。”
劉愈只是半開玩笑說了一句,張無諸這才想起來齊方已經跟劉愈的姐姐劉珏成婚,現在人家是一家子的了,比跟他的關係要親。
四月二十三和二十四兩天,張無諸一連帶人修了兩天的路,發現這條路比想象中要難修的多,一路上山路居多,還有不少的地方都是窄到只容一輛馬車而過,崇山密林之間修條“康莊大道”,可能沒幾個月工夫都辦不成。等張無諸把這些彙報給劉愈,劉愈卻一手拿著評書本子,另只胳膊捲起袖子讓曲寧診著脈道:“如果這條路寬敞,還修它幹嘛?正是因為這條路不好走,咱才不能自斷後路。”
張無諸嘆口氣,看來劉愈是對霍病有些埋怨,這才對救援霍病的事不太上心。張無諸對劉愈修路的事很有意見,但主帥之令,他不得不遵從,也就只能看著大軍距離霍病不過三四十里,卻偏偏不去救援這種情況的出現。叛軍已經被逼上絕境,現在禹州城那邊豈能安穩了?
張無諸回去,手底下的人便對張無諸建議:“張將軍,乾脆咱派出一部分人,先去把勇侯給救了吧。”
張無諸當下驚起身道:“不可!”
手下的見張無諸既緊張霍病,又有如此反應,不由問道:“張將軍擔心勇侯,作何不去救?”
“軍令如山懂不懂?臨王做此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要是你我的輕舉妄動壞了臨王的大事,你我還有面目立足於軍中?”
那手下有些不屑道:“能有什麼大事?”
張無諸嘆口氣,其實他也不知劉愈到底在做什麼。但按照以往他對劉愈的瞭解,劉愈越是鎮定之時,說明劉愈越是在醞釀著一場狂風驟雨,劉愈發起狠來,就是他張無諸也自問不及,而他張無諸說到底不過是個有勇無謀的武將,而劉愈的帶兵能力主要體現在智慧上。
“是老齊……”張無諸想了半天,終於有了點頭緒,“臨王是在等老齊過來。”
手下的人問:“老齊是誰?”
“不管你的事,繼續按照臨王的吩咐修路,咱不能違抗修路的命令,只能寄希望於早點開闢這條路,等修路過半,到時距離禹州城不過一二十里,禹州城的困境也就可以不救而解了。”
張無諸想明白了事情可能跟齊方有關,馬上去打探齊方的下落,但此事似乎成為軍中最高的機密。張無諸問了一些軍辦所的人,以及隨軍長史那邊都不得訊息。他打聽的人一多,劉愈馬上得知,把他叫去了中軍大帳。
“老張,你找我姐夫有事嗎?”劉愈上來便氣沖沖問道。
“沒……沒事。”張無諸有些做賊心虛道,“只是多日不見,有些想念。”
“嘿,你倒是把實話說的敞亮,你就不怕我姐姐知道了拿刀劈了你?”
張無諸趕緊道:“俺老張不是這個意思……”
“我也知道你不是這個意思,跟你開個玩笑嘛。”劉愈拿著評書本子看的津津有味,“你看這蜀中的李家小郎,拿一把開天斧,就能鎮守住蜀中要道。那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
“當下霍病那小子也有這本事……”
“有本事是有本事,那你可去過南邊的中南道看過?你知道那裡是多麼的險峻?要是有人在那把守住,光靠霍病這小子能殺過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要是有一萬個叛軍在那守著,我們是不是要百萬大軍才能殺過去?”
張無諸被劉愈的一個問題便給問倒了。(未完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