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部分,大明官,風雅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子下旨,確實有“東廠坐聽”之語,這也是很常規的作法。三法司審問重要案子時,東廠作為天子耳目派人在旁邊監督並不稀奇。
但是這用不著堂堂的廠督親自到場,只需派一個代表來就可以了。所以看到尚銘,方應石委實驚訝的很,摸不清尚公公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尚銘抬眼看到方應物,嘿然一笑,又見方應物身後尾隨大批百姓,開口道:“喲,方大人後面好生熱鬧。”
方應物對尚銘簡單的抱拳行個禮,淡淡的答道:“百姓一腔好意,非本官願爾。”
隨後尚公公與方應物進了都察院,自然有小吏領著二人一直到堂上坐定。不多時,從後面進來一名緋衣高官,邊走邊客氣道:“本院有失遠迎了。”
方應物依稀認得,此人應該是都察院右都御使戴縉,不然也不會敢自稱“本院”。
一般時候,都察院左都御史是主持都察院的主官,而右都御使多半都是加官虛銜,比如巡撫總督加一個右都御使,代表此人是正二品欽差。
但這幾年卻反了過來,左都御史王越武功赫赫,還因戰功封了爵,但他是文人出身又不肯放棄文臣身份,所以就很怪異的仍然兼任左都御史。
不過王大人工作重心放在了提督京營和邊事上,都察院這邊很少光顧。因而現如今都察院名義上的當家人是右都御使戴縉,左都御史王越倒成了虛的。
方應物暗暗想道,既然戴縉現身此地,那麼今天就是由他來問話?這又叫他大吃了一驚。。。。。。
天子說讓“都察院查問明白”,那就需要都察院派人出面問話了。方應物自己只是個六品知縣,另一方永平伯雖然享受超品待遇但畢竟是二流勳臣,所以都察院派個僉都御使或者副都御使出面即可。
也就是說,今天根本用不著都察院的主官出面,可是這正二品的右都御使居然親自來了。不過相對而言,既然東廠提督尚銘都出現了,那麼都察院由正官出面也不難理解,否則未免太過於輕慢了。
方應物瞧了瞧尚銘尚公公,又看了看戴縉戴中丞,心裡越發的感到詭異了。
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提督,加上都察院主官右都御使,這個陣容簡直是高規格、超豪華陣容了,就為自己這個小小的六品知縣?即便算上那二流勳臣永平伯也不夠看啊!
更讓方應物驚悚的是,從他耳濡目染和若干史書印象,尚公公和戴中丞這倆人,人品都算不上好。。。。。。自己這種人品端方的人落在這個場合裡,隱隱有些不妙哪。(未完待續。。)
ps: 和昨晚一樣又開始頭暈肚子噁心,難道是吃飯太急又吹了涼風?我去找個暖水袋先。。。下一章大概12點左右,如果我能不睡著的話。
第三百九十七章 案中案
今日都察院奉旨問話,物件是宛平縣知縣方應物與永平伯安知。現在方應物到了,而安小伯爺拿著架子還沒到,所以還要等一等。趁此機會,方應物仔細想了想這高規格詭異場面背後的緣故。
面前這位右都御使戴縉是一位很有“個性”的官員。當年西廠剛成立時,由於文官的強烈反對和抵制,今上迫於壓力暫時關掉了西廠,但心裡仍然對西廠念念不忘。
這時候當御史的戴縉上疏,言稱西廠有功於社稷,建議陛下再開西廠——這個論調與朝野輿論相比,是完全截然相反的,甚至是讓滿朝震驚的。不過卻正中天子心意,便以此為突破口,重開了西廠。
而戴縉戴大人也得到了汪直的感謝和天子的賞識,青雲直上當了右都御使,成為七大部院之一都察院的主官。雖然戴大人已經名聲掃地不能服眾,深為科道清流內心所不齒,在背地議論裡與洗鳥御史並列為科道官之恥。
與此同時,戴大人也被人視為除王越、陳鉞之外的又一汪太監黨羽,不過又不像那兩人關係親密。
在歷史上,汪直幾個著名黨羽裡,陳鉞因為致仕早也就罷了,王越直接被罷官為民趕回老家監視居住,西廠韋瑛、錦衣衛吳授下場都很不好。
而這戴縉在汪直垮臺後,只被南遷為南京工部尚書,儘管算是靠邊站,但仍然是正二品官員,比其他幾個結果好多了。再然後,尚銘突然失寵。戴縉也被罷官回老家。
這其中的奧妙。。。。。。方應物不由得心裡連連冷笑幾聲。今天尚銘與戴縉同時出現,也算是一種歷史的慣性罷?
如果大膽假設、先不小心求證的話。戴縉這投機客只怕在風傳汪直失寵的時期,再一次向別處投機了。這倒可以解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