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部分,大明官,風雅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東陽身邊,與李東陽客氣的寒暄幾句。
目睹商良臣的執行軌跡,方應物腦袋裡“嗡”得一聲響,這真是怕什麼來什麼,他怎麼就偏偏站在了李東陽身邊?這哥倆關係很好嗎?自己若上前去對商良臣見禮,想不引起李東陽關注是不可能的。。。。。。
是福躲不過,是禍也躲不過,方應物一咬牙,便從父親身邊離開,沿著牆根慢慢而又低調的走到商良臣背後,輕喚一聲“商前輩!”
商良臣轉過頭,望見方應物後面露驚喜,“原來是方小哥兒,不想今日也會到此,是隨著令尊前來的麼?”
方應物恭敬的抱拳為禮,微微躬身道:“經年不見,商前輩風采依舊。”
商良臣笑著接受了方應物的見禮,轉頭對身邊的李東陽道:“賓之,你看此子如何?我說的不曾錯罷。”
李東陽也轉過身,與方應物面對面,瘦削的臉上同樣也充滿笑意,“何須你說?我與他並非第一次見,兩年前在翰林院見過一次。”
方應物廬山瀑布汗。。。。。。兩年前,為了替父親刷聲譽,他在翰林院柯亭當著幾個翰林官的面子,很是斥責如今翰林沒有膽氣,遠不如自己父親,難道李東陽當時也在那幾人中?莫非李東陽就是因為欣賞自己當時的表現而看中了自己?
如今與李東陽之間太敏感,方應物感到自己很難把握住說話分寸,只能言簡意賅道:“兩位前輩謬讚了,小子當不起。”
李東陽撫須笑道:“如何當不起誇獎?你可曉得,我與商相公常有書信往來,商相公對你的才幹也是非常讚賞的。”
原來還有這一層緣故,李東陽與商輅關係很好?
方應物有點感動,商相公這些行為顯然是為了自己前途,但卻並沒有對自己說過,做好事不留名吶。
但方應物又嘆口氣,事情越來越錯綜複雜了,莫非商良臣也想在其中牽線?怎麼有這麼多不明白情況而好心添亂的人?
選擇多了也是令人頭痛,還好到目前為止,李東陽貌似並不想在公開場合點破窗戶紙,自己含糊過去也就行了。(未完待續。。)
ps: 下面有點拿不準,先寫到這裡吧。另外,我的大誓願不是開玩笑的!這幾天先嚐試下能不能穩定雙更,求月票加油鼓勁。
第二百六十九章 想低調也難!
方應物向商良臣見過禮,又被李東陽主動寒暄幾句,便想告辭並回到父親身邊繼續低調。
這裡是第三類圈子,而父親那邊是菜鳥和撲街圈子,檔次遠遠不如這裡。若換成別人有這個機會,必然要想方設法的留在這裡,力爭上游實在是人之常情,不足為奇。
但是方應物沒這個心思,要是李東陽一時興起,當著眾人的面問起親事,再有商良臣敲邊鼓,自己答應還是不答應?答應了就是得罪劉棉花,不答應就是公然不給李東陽面子。
方應物正要轉身走人時,忽然聽到旁邊有人開口道:“原來你就是方應物。”他無奈的看去,卻見說話之人是王鏊,剛才經楊廷和指點過,所以能認得出。
朝野有很多傳言,當年科舉中,王鏊鄉試、會試皆為第一,無限接近連中三元的巨大榮耀。但到了殿試時,首輔商輅卻打壓王鏊,毀了王鏊連中三元的榮光。又傳說若不是吏部尚書尹旻極力舉薦,王鏊只怕連探花也得不到。
從楊廷和的隻言片語中可以知道,王鏊心裡對此肯定有芥蒂,這時候他突然開口,自詡商輅關門弟子的方應物覺得準沒好事。
“見過王前輩,不知有何指教。”作為小字輩裡的小字輩,方應物只能停下腳步,謙虛的應聲道。
王鏊淡淡的說:“指教不敢當。想當初舍弟王銓不成器,反而要謝過方朋友指教,一直未有機會當面致謝。”
這話說的客氣。但聽在方應物耳朵裡,總覺得充滿敵意。
兩年多前。方應物路過蘇州,恰好遇到對商相公大發厥詞的王銓。便出言教訓。王銓情急之下,竟然做出抄襲詩詞的事情,成為一時笑談。誰知道王鏊聽聞此事後會怎麼想,別是“舊恨未報又添新仇”的感覺罷?
又聽王鏊繼續說:“去歲回鄉省親,聽了不少方朋友的佳作,不知近來可有新作?”
他這是要出手啊,方應物感到很頭疼。首先這不是怕了王鏊,這王鏊說破天目前也不過是編修,他背靠的蘇州幫又不得志。若比未來還不一定誰成就高。
其次也不是方應物害怕丟人,比較詩詞誰怕誰?再說王鏊是差點三元的人,他方應物只不過是一個小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