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部分,大明官,風雅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送到那裡去,一樣可以就此回覆。
再說以方秀才的身份。去巡撫衙門正可謂相得益彰,總比在敝處軍營這裡強得多。”
牛校尉偷偷問方應物:“這邊讓你去巡撫衙門,你意下如何?”
方應物暗暗想道,這中軍官的話也有道理。以他的身份去文官衙門更舒服一些,確實比在軍營和一群大老粗廝混要好得多。
更何況從名義上講,巡撫應該是地位最高的。又可以不用親臨戰陣,跟著巡撫混最安全也最有前途。
方應物便點頭道:“那就去巡撫衙門。”
於是牛馬二校尉又押著方應物出了總兵署。打聽著向巡撫延綏鎮都察院衙門而去。一刻鐘後,便找到了地方。
不過這巡撫都察院衙署大門緊閉。不見有人影,十分奇怪。牛校尉上前去叫門,卻從小門裡閃出一名門官,與牛校尉說了幾句話。
牛校尉走回來,滿臉無奈的對方應物道:“方才門官說了,延綏鎮巡撫丁中丞剛剛因為丁憂緣故離職。
聽說朝廷已經任命了新的巡撫,但眼下還沒有到任。現如今巡撫衙署裡沒有能做主的,所以封衙不辦理公事。”
方應物愣了愣,連巡撫衙門這裡也不行麼,那他還能去哪裡?
沒人肯接收不意味著他成了自由身,邊鎮都是軍事管制區,若沒有衙門接收自己,那自己吃什麼喝什麼?
一次是巧合,兩次是巧合,但不可能處處是巧合!
方應物細細回想起來,忽然覺得榆林衛和延綏總兵署都是不願意接收自己,所以才故意把自己當個皮球踢來踢去!最後踢到巡撫衙門這裡,卻又是閉門羹。
想至此,方應物頗為惱火。自己好歹能書會寫、有謀有略,上得廳堂入得書房,乃是堂堂一名浙江廩生。怎的就沒人要了?難道只被眾人看做毫無用處的大麻煩?
馬校尉很實誠的答道:“方秀才你確實是個麻煩人物,若收留了你,十分不好辦,換誰也頭疼。
如果對你重一些,只怕有辱斯文,別人看你這細皮嫩肉樣子也吃不了什麼苦。再說你並不是囚犯身份,還有功名在身,又有那樣的父親,不好當苦役奴才驅使。
若要對你輕拿輕放,可你又是天子欽點發配到延綏鎮服役的,誰知道天子會如何想?
何況你父子又都是名聲這麼正直的人物。。。。。。”
方應物來之前,本來很是自我催眠過,克服了被髮配的低落心理,鼓起了在邊疆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在這文化素質普遍很差、除了幾名文官之外就沒什麼正經讀書人的邊塞軍鎮,他這種高階秀才不說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但起碼也應該是個稀缺型人才啊!
但萬萬沒想到,初來乍到便成了被推來推去的三不管麻煩人物。一時間感到前途灰暗,方應物站在道邊憤然道:“難道延綏鎮一千多里地面,除了衛所、總兵、巡撫,就沒別的衙門了?”
旁邊有個軍官模樣的壯漢路過,恰好聽到方應物這句話,便順口答道:“當然有的,還有延綏鎮守太監吶!”(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落平陽
整個延綏鎮,與內地省份相比,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但該有的文武衙門一樣不少,細細算下來,大概有五種體系。
前文提到的衛所和總兵鎮就是兩種。榆林城有榆林衛,並在下屬各堡駐有千戶所,從上到下形成了一整套治理地方庶務的機構,後勤、屯田、戶口、軍匠等都由衛所負責。
至於鎮守總兵的任務就是實戰和營兵管理。營兵來源主要有兩種,一是從本地軍戶抽選出的主兵,二是從外地調撥來的輪班客兵,統一由鎮守總兵負責指揮作戰和平時操練。
總兵之下有副總兵、參將、遊擊、守備,分佈在整個延綏鎮的三十六營堡中,各領其兵,各負其責。
巡撫就是第三種,負責本鎮所有事務的全面排程和參與軍機決策,實現以文馭武的目的。
在嘉靖朝之前,邊鎮巡撫雖然還沒有徹底變成總兵官的上級,但從地位上已經漸漸壓過總兵官了。至於設在延綏鎮的佈政分司或者後來的兵備道,都是隻接受巡撫節制的。
除了上述三種較廣為人知的衙署外,第四種就是鎮守太監了。邊鎮都駐有從大內委派來的鎮守太監,作為天子耳目行監軍之實。
延綏鎮不只榆林城有鎮守太監,下屬三十六營堡都駐有鎮守少監或者鎮守監丞,形成嚴密的監視體系。
最後還有第五種,那就是巡按御史。這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