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大國醫,絕對6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教授,得知恩師被評為“國醫大師”後,欣然提筆:“為人淡泊,不慕虛名。師出名門,有真才實學;學富五車,而無頭角夸誕。雖非博導,而眾多博導皆曾受教;未登講堂,而授課講稿竟出其手。著述不多,卻不乏真知灼見;臨床雖少,卻每能一絲不苟。審查論文,從不敷衍;撰寫書評,必中肯綮。尊為國醫大師,誰敢謂曰不然!”

陰出陽入,氣血迴圈——《內經》裡的中醫養生原理

大師手記

歷代醫家不知《內經》中有“陰出陽入,氣血迴圈”的理論,因此,對《靈樞·根結》的註解和章節分類,不是割裂了理論的系統完整性,便是誤將幾種觀點不同、方法各異的氣血迴圈學說混為一談。

——摘自《北京中醫學院學報》

國醫釋讀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也是我國第一部養生寶典。王玉川教授研究《黃帝內經》數十年,許多觀點得到同行認可和讚譽,其中關於《內經》氣血迴圈理論的研究頗受矚目。王教授指出,《內經》中的氣血迴圈理論是以“陰出陽入”為基礎的,故而稱為“陰出陽入迴圈學說”。

《內經》有云:“陰者主髒,陽者主腑。陽受氣四末,陰受氣於五髒。”意思是說,陰經屬髒,陽經屬腑,陰經和陽經中的氣血,起點和終點不同,流向也不同。陽經中的氣血由四肢流向六腑而終於五臟;陰經中的氣血則於五髒流向軀幹,終於四肢而末端與陽經交經。十二經脈中的氣血,就是這樣執行著的。簡而言之,正如《內經》所說,“明知終始,五臟為紀,陰陽定矣”,即以五臟為中心,陰經主出,陽經主入。

《黃帝內經》的“陰出陽入”氣血迴圈學說,為中醫打下了理論基礎,同時也開創了中醫保健的先河。氣血暢通,則百病不生;氣血不暢,則疾患自現。因此,任何疾病,不論在臟腑、經絡,或在皮肉筋骨,都離不開氣血,都要從調理氣血入手。尤其是對於一些無法確定病機的疑病、雜病,從氣血入手是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今,許多年輕人經常會感覺頭昏腦漲、腰痠背痛、食慾不振、夜眠不安、睏倦乏力,甚至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到醫院一檢查,卻查不出什麼毛病,要治病也無從下手。其實,導致這種狀況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運動量越來越少,體內血流速度減慢,代謝物不能及時清除而積澱在體內各系統的通道中,致使經絡阻塞。說白了,也就是氣血不通。這種狀況,除了透過藥物以暢氣血之外,最主要的還是放慢生活節奏,適當讓身心放鬆,平時多做一些運動。

健康回音壁

以下6種方法,可以讓你迅速判斷自己氣血是否充足,從而做出相應的調節。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章 王玉川(2)

1。看眼睛

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則代表氣血不足。

2。看面板

面板白裡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等,代表氣血充足。反之,面板粗糙,無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等,則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摸手的溫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表示氣血不足。

4。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況下,半月形應該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應占指甲面積的1/4~1/5,其他食指、中指、無名指應不超過1/5。如果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說明人體內寒氣重、迴圈功能差、氣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過多、過大,則易患甲亢、高血壓等病。

5。看牙齦

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只要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食物越來越容易塞在牙縫裡,就要注意了,說明身體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6。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樣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表示氣血足;而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的人都是血虧。

王氏健腦三原則:健腦強骨,動靜結合,協調身心

大師手記

腦力勞動者長期承受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