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楊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5章 過不去的坎,重生之大夢七年,阡陌楊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場突如其來瓢潑直下的大雨,影響非常深遠。
首先,不管說它的雨量據說多少年一遇,也不論它來的多麼猝不及防,城市管網系統排水不利和公共部門應對極端天氣的預警機制缺失這兩個重大問題,被一場大雨徹底沖刷到了很多大佬的案頭,此後數年,很多人都在致力於解決這兩個問題;
其次,出現了重大的財產和人員傷亡,市區多處低窪地帶積水,淹沒了一些汽車,有人被困在車裡,其中一些人就這樣離開了。而且,郊區多處爆發山洪,數十人因此失去生命,上萬間房屋倒塌,上百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百億。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後,是當事人透徹心扉的感悟,是死者家屬需要用餘生慢慢消化的傷痛;
最後,在多起因車輛被淹致人離世的事故中,有那麼一起,引發了少數人密切的關注,攪動出了一個巨大的漩渦,波及到了數個赫赫有名的人士,這其中就包括首富穆東。
不過此刻,穆大老闆還不知道自己會被漩渦裹挾進去,他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大東半導體身上。
這個夜晚,註定是不平靜的。
訊息陸續從京城傳遞過來,主題有兩個。
一是關於水位。院子裡的積水一直在上升,而且有幾個人出了廠區檢視,發現整個工業園區也是一片澤國。
二是關於搶險。必須承認,大東半導體的員工做的相當不錯。
因為大雨是在快下班的時候下起來了,公司的員工和很多中層管理人員都在廠區內,所以,參與搶險的人力資源是充足的,這其中有兩股生力軍,一是安保隊的一個小組和他們所帶領的大東半導體自有的保安隊伍,二是修建二期工程的建築工人,他們是大東房地產公司旗下建築隊的。
院子中的積水沒過腳踝的時候,安保隊帶隊的組長計坤就找到了大東半導體的後勤主管,指出車庫是平地建設的,要把公司的幾輛豪車轉移到高處,一番商量之後,大家清空了食堂的一角,拆掉了食堂的大門,直接把車開了進去。等到大家忙完,院子裡的積水已經有30厘米了,上漲的太快了。
接著大家接到了崔喆的指令,全力以赴保障生產車間和倉庫。而這個時候,二期工程那邊的集裝箱宿舍被淹,建築工人們搶救出了各自的行李,轉移到了食堂這邊。
後勤主管立刻徵用了一部分工人,讓他們幫著轉移沙袋,並在倉庫和車間門口壘放。
這是個無比英明的決定,建築工人很快發現,之前由公司員工壘放的沙袋擺放簡單,強度不夠,他們馬上指了出來,然後親自動手進行整改。同時,工地上的工頭派出了幾個工人,返回二期工程那邊,取回來幾張大大的篷布和一些亂七八糟的氈布。他們把篷布整個的裹在沙袋牆的外側,同時,沙袋和倉庫門兩側的縫隙裡填充了氈布,這樣一來,沙袋牆的防水效能增強不少。
院子裡的積水到了40厘米左右的時候,遠遠的傳來了一陣瘮人的轟隆隆的聲音,地面彷彿在震動,所有的人都驚懼不已,停下了手裡的動作,甚至有人喊出了“地震”這樣的字眼。
聲音快速接近,又立刻遠去,遠遠的,只見一條大約幾米寬的渾濁水流從二期工程那邊掠過,已經露出雛形的建築物,就像被一道巨大的無形的鐵犁耕了過去,立刻就七零八落了。
那是一道山洪。
大家都嚇壞了,不知道該去哪裡了。
院子裡的積水已經到了膝蓋,肯定不能站在水裡。待在房子裡的話,萬一房子被山洪沖塌了,情況肯定更糟糕。
最後大家還是待在房子裡,不過都站在門廳或者門口之類的方便快速逃跑的位置,其實只是心理安慰罷了。
積水繼續上漲,很快就和生產車間的臺基平齊,這說明院子裡的積水已經達到了50厘米。考驗沙袋牆防水效能的時候到了。
事實上,即使加上了篷布和氈布,沙袋牆也是滲水的,不過並不嚴重。後勤主管做了分工,每一堵沙袋牆後面都有大約10個人,他們做兩件事,一是監控沙袋牆的情況,防止“潰壩”,二是每人拿著一杆拖把,把並不多的滲水隨時清理掉。
8點的時候,雨停了,但是院子裡的水位卻一直在上漲。
60厘米……
65厘米……
70厘米……
然後倉庫那邊的一睹沙袋牆真的潰壩了,院子裡的水位已經高過了倉庫的臺基20厘米,這堵一米多高的沙袋牆底下冒出了一個小小的洞口,應該是袋子爛了,然後估計篷布上或許也有洞,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