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斯在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2章 零雨神珠,月老志,風斯在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滄海島在北西海以北,《十洲記》中列在北海,其實還不到北溟的地界。

北溟就是七海中的北冰海,終年有冰層覆蓋,是地星最冷的地方之一。

此去滄海島路途甚遠,動身的時候已經快到晌午,過了幾個時辰天色便暗了下來。

到了夜間,海面上風浪很大,霧靄重重,馭手開啟車燈,小心翼翼的前行,速度放慢了許多。

明欽和風飄塵昨晚趕去辰石島救人,幾乎沒怎麼休息。不過修行者精力充沛,三五日不合眼也是尋常的事。

雷車上閒來無事,十分困悶,正好補個覺。大家不知不覺地睡去,車窗外一片昏黑,人的目力不比雕鳥,雷車速度又快,需要藉助一些探照的法器。

睡到中夜,眾人忽然被一陣劇烈的搖撼驚醒。

“怎麼回事?”

風飄塵搖了搖腦袋,蹙著娥眉問。

“我也不知道,雷車好像被什麼東西掛住了。”

馭手急得滿頭大汗,雷車漸漸不受控制,頭重腳輕往海面上撞了下去。

眾人坐在雷車中,好似甕中之鱉,道行再高也施展不出半分,雷車下墜的極快,落到海水中激起數丈水花,咕咕嘟嘟往水下沉陷。

“開啟車門,大家逃出去再說。”

風飄塵無可奈何,好在他們都是道行高手,多少懂一些闢水的法術。

馭手一開車門,冰冷的海水立時灌了進來,眾人順勢遊了出去,只見車頂的風葫蘆不知怎麼斷了根翅,怪不得失了重心。

剛剛浮出海面,耳聽的車聲轟鳴,幾駕水艇好似離弦之箭,分波斬浪衝到近前,圍著眾人四處遊弋,狂呼怪叫,囂張之極。

數里之外隱隱現出一艘海船的輪廓,上面影影綽綽應該有不少人。

這些人大多穿著皮製的水靠,脖頸掛著骨刺和貝殼,打扮的甚是古怪。手中晃著繩結的套子往眾人頭頂罩落。

“這都是些什麼鬼?”

眾人驚愕不已,他們都是道行高手,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明欽幻化出鳳凰金翅,騰身而起,落到水艇上,提聚金剛法相,照著那馭手的腦袋猛砸。

這種水艇十分輕便,只能乘載三四個人,利於馳突,一個馭手,一個手持槍銃保護馭手,一個用繩套或鉤爪抓人。

明欽一動,一干水寇發覺人群中有道行高手,當即紛紛朝水中開槍,加以震懾。這些人中除了中毒昏迷的風飄絮和振旅堂的馭手,修為都不在明欽之下,風飄塵和秋零雨更是神人級的高手,對付一些蝦兵蟹將還是綽綽有餘。

秋零雨眼見明欽幻化金翅,不由怔了一怔,微感意外。隨即凝定心神,玉掌在水面上輕拂了一下,凝結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冰珠,手腕一振,頓如流星飛墜,又似天降冰霰,水艇上慘叫四起,冰珠打到身上,立時筋斷骨折,力道強勁,如果擊中要害,當時了賬,可說是彈無虛發。

修行者闖蕩江湖,往往有一些綽號,名諱也不甚平實。姓、氏、名、字、號、諡都有特定的意義,形成一種獨有的文化。號是佛法東來後流行起來的,佛門出家要取一個法號,文人好奇借用過來表達自己的志趣,起初別號多叫某居士,像青蓮居士、六一居士,還有在家修行的意思。

修行者藝成出家,往往也喜歡改名換姓,本名往往得自長輩,代表不了自己的志趣。甚至很多長輩不通文墨,起的名字也十分隨意。

修行者的名諱有時會很張狂,像東方不敗、任我行之類,其實都是假名或別號,這是不足為奇的。

秋零雨的名字就是從這一手‘零雨神珠’中得出來的,她能凝水成冰,比起雲將子、商曉徵這些精通水系術法的人也不遑多讓,就地取材,對付一干水寇如同拾芥一般。

秋零雨一輪神珠打的水寇人仰馬翻,紛紛栽到海水中。風飄塵、海尚湮待要出手,已經找不到對手了。

明欽動手的早打翻了兩個水寇,搶佔了一艘水艇。坐到馭手的位置試著操控起來,水艇比地行車還要簡單一些,都使用機陣控制,無非是水陸的不同罷了。

明欽觸類旁通,撥弄了片晌,耳聽轟鳴一響,水艇在海面上橫衝直撞,差點一個根頭載進海里。

遠處的海船發現情況不對加快速度遊弋過來。風飄塵將姐姐挾上水艇,沉著臉道:“現在的水寇怎麼如此猖狂,天上的雷車也敢動?”

造化門號稱七海第一道派,別的地方不好說,在北西海還稱得上是一塊金字招牌。他們乘坐的雷車有造化門的令箭,而且是從天上飛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間無敵,拔劍向仙

蘇菜

夜尋星

倪浪

蓮花樓之李相夷天幕看蓮花

一舟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