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斯在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9章 天罡鎧,月老志,風斯在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石,你那件鎧甲很是神異,若我所料不錯,應該是地皇祖龍煉製的誅天鎧吧。”
誅天鎧是防禦甲冑中的翹楚,由於四靈神獸的滅絕和退化,這種製作堪稱是空前絕後了,十洲三島的仙家曾和龍伯國鏖戰多年,對誅天鎧的效用絲毫不陌生。
而且誅天鎧不是單純的防具,寶甲中潛藏著神獸的元丹,透過元丹記憶的覺醒,可以將戰力提升數倍,千百年來,一直是修行者夢寐以求的寶物。
“商真人也知道誅天鎧?”
明欽知道誅天鎧名頭響亮,煙雲山莊憑藉著一副重明鎧,舉辦數屆天道會,賺得盆滿缽滿。隨著五色石在法寶器械中的運用,甲冑已經趨於沒落,除了誅天鎧之外,很少有能夠抵禦五色石的製作。
商曉徵微笑道:“我雖然孤陋寡聞,誅天鎧也見過幾件,怎以會不認得。傳說祖龍麾下謀臣如雲,勇將如雨,三公九卿,十二相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有御賜的寶甲。不知道你這件叫什麼名字?”
誅天鎧雖然是一項規模浩大的製作,除了王侯將相之外還有兵卒鎧,但大半都在和神族大戰毀去,只有少數神獸寶甲流傳下來,散在三界,出世的並不多。
五虎神鎧藏在千金馬骨之中,屬於無主之物,明欽能拿到也是機緣巧合。除此之外,他也只見過蘇梨落有一副‘狻猊鎧’,在地煞之數。威能比起五虎神鎧便要差上數等。
明欽現在用的是石驚弦的身份,騶虞鎧實在太過招搖,容易暴露他的底細。
商曉徵、風飄塵都是造化門的成名人物,見多識廣,商曉徵能一眼認出來,風飄塵也不難想到,只是她關心風飄絮的毒傷,無暇詢問罷了。
“我這件是騶虞鎧,是一位前輩贈與我的。”
明欽含糊其辭,不好把寶甲的來歷說得太過仔細。
商曉徵瞭然道:“騶虞鎧在三十六副天罡鎧中乃上中之品,自然是彌足珍貴。不過還有四副品次在此鎧之上。將來若有機緣見到,可得小心一些。”
“不知道是哪四副?”
明欽大感驚訝,騶虞鎧號稱‘仁將之鎧’,兼具五德相生之力,騶牙槍剛柔並濟,在五虎神鎧中最閤中道,商曉徵說有四副品次在騶牙鎧之上,此鎧名列第五,只能是屈居上中品了。
“天魁鎧、天罡鎧、天謀鎧、天術鎧,天魁指的是羽族之長,中央鳳凰,天罡是麒麟。地魁是玄武,地煞是貔貅,這四件可說是將鎧的主帥。天謀、天術我也不太清楚。”
七海曾是神族和龍族大戰的古戰場,又是仙家淵藪,修行世家極多,誅天鎧雖然不可多得,類似的甲冑也有煉寶師在研製,甚至出現在七海天道會上,商曉徵的瞭解自然比明欽來得多。
人有爭心,便有座次,從麒麟閣十一功臣,雲臺二十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再到說部中的隋唐十八好漢,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流風餘韻,也算一種統計學,不乏仿效為之的。麟閣圖功,好漢較計,標準還比較單一。至於水滸座次,數目龐大,實在貫穿著一種周密的思想,是以能如此齊整。有的人單從武力著眼,指摘一枝一節的違礙,和三國、隋唐那樣的評話相提並論,真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
自從說部大行,可以總括為四種體裁,所謂四大奇書便是其中翹楚。《三國演義》代表歷史演義,《水滸傳》代表英雄傳奇,《西遊記》代表神怪故事,《紅樓夢》代表世情風俗。
像《儒林外史》敘述儒林故事,《三俠五義》描寫綠林俠客,題材就進一步縮小了。
俠義小說符合人類除暴安良的心理,名家輩出,蔚為大觀。但這個題材本身並不寬泛,俠客在世間本來就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武而不俠已經失去了俠義小說的宗旨,有的作者轉而描寫一些光怪陸離的武術和門派之間的爭鬥,甚至有些門派妄想一統江湖,這就離題太遠,不是武俠小說的題材所能限制了,是以這種題材便不可避免的沒落了。
傳說三代以前********,春秋時禮崩樂壞,孔子招收學生,傳習六藝,將學術傳入民間。世變日亟,墨、楊、道、法各揭新義,自成一家。便有了諸子之說,百家爭鳴。
秦始皇橫掃六合,燒燬古史,以法為教,以吏為師,試圖將政教重歸於王官,嚴刑酷法,二世而亡。漢家新創,黃老先興,儒家繼起,此後佛教東來,道教創立,朝廷雖提倡經學、理學,民間也有講學的自由,政教便處於相互分離的狀態。
漢末的黃巾、北宋的方臘,元末的白蓮教,清朝的拜上帝,都帶有宗教的性質,稱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