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7部分,抗日之雪恥,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1萬餘人的傷亡,斃傷日軍7萬多,使日軍第11軍68師團、116師團這2個主力師團一度喪失作戰能力。另外還擊斃日68師團長佐久間為人中將,68師團第57旅團長志摩源吉少將以及大量的日本軍官。雖然衡陽保衛戰最後以城陷失敗而告終,但是其意義卻是巨大的。它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大大延緩了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戰役的步伐程序,加劇了日本內閣的危機。
衡陽一戰中,英勇的第10軍確將士向罪惡的侵略者索取了5倍以上的代價。因此,衡陽之戰。因此此戰在我雖敗猶榮,在敵雖勝不武。要知道在此之前,日軍攻佔馬來西亞的傷亡卻只有1289人;掃蕩印尼全境,一共只用了3個師團另1個旅團。損失了2624人。而在“衡陽攻城戰”中,日軍競投入近30萬人,曠日持久達36晝夜,而傷亡人數,竟在上述諸役傷亡總十倍以上,無怪乎日軍視此一戰役為“苦難的戰役”。另
外衡陽保衛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展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捍衛祖國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當時重慶的《掃蕩報》給衡陽守軍的致敬書中這樣寫道:“這近40天來,敵寇不斷用強大的兵力猛擊你們;甚至濫用毒氣。做出不齒於人類的野蠻事。而你們裝備劣勢,給養不足,援軍接應困難,負傷缺乏醫藥。各種條件都不如敵人。你們用血肉抵擋敵人的炮火,用血肉保衛祖國的名城,給四萬萬同胞吐了一口悶氣!有了你們這一戰,才覺得做中國人是最高貴的。後方的同胞對你們真是說不盡的感激,說不盡的崇敬!”當時的重慶《大公報》也發表社論稱道:“衡陽雖以陷落敵手。衡陽守軍的戰績尚在!衡陽47天是索得敵軍巨大的代價,衡陽47天是在明恥教戰。全國人都應慚愧對國家太少貢獻;而凡是中華軍人必更普遍反省自己的決心與努力是否也如同衡陽守軍,我們以為衡陽之戰貢獻至大,不僅向敵人索取了代價。也給中**人做了榜樣。”《救國日報》社在自己的社論中也這樣寫道:“抗戰8年,戰死疆場之英雄烈士。至少數10萬人;而保衛國士,致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數;但其對國家貢獻之大,於全域性勝敗有決定作用者,當為衡陽守軍。”
………
………
接到訊息衡陽已經淪陷,韓雲華命令馬家元立即派一部分部隊將第十軍殘部護送回重慶,等待國民政fu的最新指示。方先覺抵達重慶後,所部第十軍立即被升格為第十集團軍,蔣介石從各個部隊為方先覺調人重建第十集團軍,而方先覺也被任命為第10集團軍總司令李玉堂,軍銜也由中將晉升為上將。
整個第十軍雖然返回重慶的不足5000人,但是卻受到了重慶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各大報紙亦爭先報道了衡陽保衛戰的詳細經過。方先覺的第10軍雖然最終在衡陽戰敗,但其堅決抵抗日軍達近40天之久的英雄氣概得到了全**民的欽佩。軍事委為了嘉獎方先覺的貢獻,授予其青天白日勳章,使其成為該勳章的第129位獲得者。
得到訊息之後韓雲華大大鬆了一口氣,歷史上雖然衡陽保衛戰也打得極為慘烈,但是結局卻極為悲慘,為了保證數千傷員的生命,方先覺在衡陽城淪陷之前與日軍進行了談判,最終屈辱地選擇了投降,儘管只用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方先覺便逃回了重慶,但是從此以後方先覺便再也沒有受到國民政fu的重用,到退役依然還只是中將軍銜。
現在有了內蒙古軍區的介入,歷史發生了些許改變,蔣介石對方先覺這位黃埔嫡系愛將極為看重。雖然丟了衡陽城,但是蔣介石不懲反獎,儘管幾乎所有人都看得出來,蔣介石是對方先覺心中有愧的,讓方先覺守10至15天,卻整整一個月日援軍不到。但是最重要的是方先覺打得的確是太好了,蔣介石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有如此戰績:以少戰多,殲敵數倍,痛擊日寇,這如何能不讓蔣介石感到欣慰。
佔領衡陽之後日軍並沒有向國民政fu想象中的那樣向廣西地區開進,反而龜縮在衡陽地區進行休整,直到5月22日才有所行動,這倒大出蔣介石等人的預料。其實這並不是日軍不想趁勝追擊,而是由於第十軍的頑強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加上部隊傷亡慘重,因此日軍不得不進行休整。
23日,日軍為準備進佔廣西桂林、柳州,特意成立第6方面軍,以橫山勇為司令官,出動第11軍第3、第13、第37、第40、第58、第116師團,及戰車、重炮聯隊,共6個師又1個旅。5於月23日由衡陽沿鐵路向湘桂邊界推進;以第23軍2個師團又1個**混成旅,於同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