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七章 生在紅旗下,重生之神級學霸內,志鳥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燒杯,也疾步離開。
胥岸青同樣被劉院長掃地出門,回望楊銳在一群領導中談笑風生的模樣,不禁對自己的未來迷茫不已。
實驗室內,楊銳的頭腦卻是無比的清晰。
最近幾天,他其實也在等國內的反應。
諾貝爾獎提名這種事兒,說有意義就有意義,說沒意義,也沒意義,因為它畢竟沒拿到獎,而人們記得的,永遠是最閃耀的那一個。
要是楊振寧和李政道在國內,那不用說,西南聯大出身,一個45年出國讀研,一個46年出國讀研,拿諾獎的時候也都是中國籍,一個31歲,一個35歲,都年輕的不要不要的,三十年的宣傳早把他們捧成神了。楊銳一個諾貝爾獎提名,實在算不得什麼。
然而,趨利避害是人類本性,兩人選擇了一條遠離中國政治的道路,中國的政治榮譽自然不會加諸其身。
這也就給了楊銳以機會。80年代的中國,面對陌生的國際環境,自尊混合著自卑,使得一切國外產品都有金身加持,國外名獎更不用說。
相比找一群人寄簽名申請,就能拿到提名的文學獎,自然科學類的諾貝爾獎還是很有些含金量的,尤其是能進入最後短名單的名字,隨便揪出來一個,都是國際上知名的學者。
楊銳能與之並列,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
看美國媒體的反應就知道,諾獎的名氣是一定能帶來高關注度的。
當然,做學術的人,還是要稍微有點矜持的,若是自己巴巴的衝上去說,怕是找個合適說話的領導都不容易。
最近幾天,楊銳就是一邊玩分子料理,一邊等著學校來找自己。
而從學校領導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機會也實在難得。
楊銳可是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人。楊銳的爺爺是紅小鬼出身的游擊隊長,在艱難的歲月裡堅持了何止八年,前半生幾乎全部奉獻給了我黨的革命事業。楊銳的父親作為革命的後代,作為根紅苗正的一代人,出身於基層,紮根於基層,奮鬥於基層,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層幹部的典範。
楊銳本人的經歷更具有代表性,他小學在西寨子鄉讀書,至高中才去了稍好一些的西堡中學,但也就是一所普普通通的鄉鎮中學,楊銳甚至還復讀了一年!
復讀之後的楊銳,努力學習,進而成為恢復高考後的最後一名全國理科狀元,這樣的經歷,簡直是中國學生的典範,而且,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學生的典範。
這樣的學生,有可能拿到諾貝爾獎,意義迥然不同,尤其是改革開放備受壓力,在激盪中前進的時代,更加不同。
校長用女人看鑽石一樣的表情看著楊銳,笑道:“楊銳同學可能還不知道,美國的達爾貝科教授準備推薦你角逐1985年的諾貝爾獎,美國的媒體都已經在報道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