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妹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章 熊爸爸,至高密令,泡泡妹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潘總在絕地求生的時候,在青萍之末,一點點小風正在改變方向......
首先是內閣裡排位第五的錢大學士,他在出席一次經濟論壇的時候,發表了名為‘促進科技進步,充分發揮各學科作用,提高國家科技競爭力!’的演講。
在演講中,錢學士重點講了未來的高新科技產業佈局,強調智慧化將會是一次重要的機遇,帝國必須抓住這次機遇;以基因技術為基礎的生命科學,同樣會是人類未來的一個重要方向,各大院校研究所要有前瞻性,提前培養合格的生命科學人才。
無獨有偶,在不久之後,常州市舉行的一個生命科技產業園的奠基儀式上,出現了排名第三的沈大學士的身影,沈大學士在隨後的講話裡,要求當地政府重點支援生命產業園的發展,提供政策、稅收、資金等方面的支援,不要只看政績,還要看到未來,科技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要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幫助企業承擔和分散一部分科研風險。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內閣各大學士,在出席各種活動,進行各種媒體亮相的時候,不約而同的,或多或少的都會提到生命科學、生物科技、基因、生物這些字眼;有的是在做指示,有的是在發表演講,有的則是在調整產業政策。
內閣裡傳出的聲音,每一句話都會被人不斷的深入分析和解讀,沒人會把內閣的任何一句話當成廢話,內閣的每一個表態,每一個觀點都會被人翻來覆去的研究一遍又一遍。
內閣傳出來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詞,都會被人斟酌了再斟酌,考量了再考量,裡面不定會隱藏著什麼深刻的含義,隱喻了什麼隱晦的暗示。
跟著內閣的調門,大把官媒追隨內閣精神,開始重點報道生物相關科技的進展,有的報道科研進展,有的專門報道近幾年發生的生物事件,有的報道生物產品的進步,有的報道生物類公司的發展......
不知不覺間,袁帝國的民間開始吹起一股生物科技的流行風,商業圈的人開始熱衷於談論生物,熱衷於談論基因,似乎生物科技正在成為商業圈的流行熱點。
在這種氛圍下,提前佈局的永生公司就被人扒了出來,作為生物科技公司的一個成功典範,被人不斷拿來宣講。
有永生科技這個成功先例在前,很多投資公司、基金公司、財富公司、資管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紛紛把自己的目光投注在生物科技上,聞風而動,準備在市場還未起來之前,壓中幾匹未來的黑馬......
。。。。。。。。。
“局座!還是不行!”一個探員沮喪的向劉懷毅彙報。
“真尼瑪難搞!去!把李老師請過來。”劉懷毅抓抓頭,感覺最近頭髮好像有多掉了幾根,難道年紀大了,自己要開始向聰明絕頂發展?
“老劉,你找我?”
“小右一直不招供,根本不與我們進行任何交流,你有什麼辦法嗎?”
“技術上恐怕沒什麼辦法了,它本身就與人類的生化基礎不同,現有的對付人的藥劑對它很難奏效。我覺得咱們還是得在方新身上想辦法,只要方新與我們配合好,應該還是有機找到缺口的。”
“既然小右是寄生體,把它切下來單獨研究呢?”
“方新是宿主,我們貿然將寄生體與宿主分離,很容易導致寄生體死亡。我們手頭只有這麼一個寄生體,非到萬不得已,我們不能冒寄生體死亡的危險。”
“並且還有一個問題,寄生體並沒有發音器官,即使它與宿主分離了,我們仍然無法與它形成溝通。”
“你們不是能分析腦電波嗎?我記得誰跟我說過,好像現在都已經有意念科技了,可以解讀腦電波,直接用腦電波操作電腦。”
“老劉......”李孟華有些哭笑不得,“那也是建立在大量資料基礎上,腦電波人類至少研究大半個世紀了,這麼多資料積累下,才有的意念科技。現在什麼都沒有,我們怎麼知道小右的腦電波訊號,什麼波形代表什麼意思?”
“這事行不通?”
“行不通!就算小右願意配合我們,沒個若干年的積累和摸索,一樣搞不定。”
“......既然技術上不行......那這事後續就交給心理組了,讓他們與審訊組緊密配合,爭取透過方新與小右達成交流。”
研究組這裡沒有太好的辦法,小右只能暫時掛起來,小黑倒還好,它知道的都掏得差不多了,並且經過認真的評估,應該沒有刻意的隱瞞和欺騙,目前基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