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0部分,范進的平凡生活,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麼容易。”

張居正沉吟片刻,“那假若以你為新黨,彼時如何行事?”

“行法先治人!先選拔絕對可靠的官員,以一兩州為示範,在那裡推行新法,他處不變。將新舊比較給皇帝看明白,也讓自己看清楚。新法究竟有何不足,可以及時改進,舊法有何可參考處,也不能放棄。船下好調頭,有問題查漏補缺也很容易。只要新法確實是善政,民眾自有選擇,到時推行新法,就是順理成章。而在試點之時,再另外栽培一批官員,保證他們一可靠二可用,等到新法推行,再把他們派下去,以此類推循序漸進。這樣推行新法的速度會很慢,也許幾十年都不能遍佈全國,但是會很穩。要告訴官員,讓他們去行新法的目的,是為了老百姓。多交錢糧不如百姓安居,以民心為考量基準。監臨官要視察民間,如果有民變自然革職,如果民眾切齒,稱其為酷吏,也一樣要罷黜。”

“慢!新法有利國家,有時難免不能照顧黎民。”

“那也要讓百姓覺得自己被照顧了。有些命令不一定非要執行,如果要執行不可,也要讓百姓知道,他們的父母官是豁出去命去為他們爭,但是沒有爭過。並且儘量為百姓爭取了寬免,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到了最好。這樣百姓的怨氣就不會發散在官員和朝廷身上,即使有人煽動作亂,也不至於真成大禍。小侄聽說,就在世伯桑梓,都險些出了反賊。”

張居正面色略有些沉重,擺手道:“你不必遮掩,就是卿卿對你說的。老夫也不曾想到,江陵那裡的官如此顢頇無用,民怨沸騰,幾成不可挽回的局勢。若不是老夫處置及時,後果不堪設想。”

范進心知江陵當地的問題,張家人自己要承擔起碼七成責任。已死的張文明為非作歹是地方一害,張居正的小舅子連江陵本地知縣都敢打,張家人的行事作風不問可知,百姓沒有怨氣才怪。不過這話不能說,只好道:

“那些官吏不一定比別處的官吏差,他們只是懶。習慣了做官老爺,在衙門裡享福,外面的事交給吏員衙役,到時候只要完成錢糧課稅,自己就算功德圓滿,於牧民之道相去甚遠。百姓不再相信官府,有了委屈不願意訟官,只在心裡壓著。日久天長壓不住,就想著發謝。再有人煽動蠱惑,就可能導致民變。之所以大家沒鬧事,還是相爺名聲在外,人們不相信地方官,但是相信相爺會為他們主持公道,所以世伯一聲令下,才能那麼容易就把亂臣賊子一網打盡。”

張居正回憶家鄉之事,局面並非那麼容易處置,以自己的才幹,外加湖廣精兵正好駐紮於江陵,也是很廢了一番手腳,才把那夥人消滅。以戰鬥力算,那幫人絕對算得上悍賊。不過范進所說的話確實也有道理,正是靠著自己的名望,很多人不肯附逆,真正抵抗官兵的人並不多,不少團練鄉約還出兵助剿,才保證那些人沒一個逃脫。如果當時的局面變成百姓都起來對抗官兵,那勝負就難說了。

他看著范進,“那你說該當如何,才叫合格的牧民官?”

“牧民如牧羊。如果只用牧羊犬,那當然輕鬆了,自己找個地方一躺就是了。可是日久天長,羊只認牧羊犬,認不得牧羊人,因為兩下離得太遠了。乃至把牧羊犬做的壞事欺負自己的仇恨,也記到牧羊人頭上,牧羊人沒有懲罰牧羊犬,背這個鍋也應該。照這麼發展下去,官就很難管住民。要想讓百姓認同官府,首先就是要讓他們離得足夠近。百姓能看到自己的父母官,能讓父母官為自己做主爭利益,自然就會認同他。哪怕最後真吃了虧,也就認了。畢竟百姓還是好哄的,只要肯用心,就能哄住。這次馮邦寧在江寧的行為,按說千刀萬剮百姓才能解恨,可是隻打了幾板子,不疼不癢,老百姓也就滿意了,原因就在於此。”

“退思,所以你你這次要求罷內織染局,改為官督商辦,就是為了讓百姓滿意?我承認,這樣確實於商賈及百姓有利,於萬歲而言也未必是壞事。可是這樣一來,可知要得罪多少宦官?畢竟他們都指望著內織染局發財。你又能給他們什麼好處,讓這些人不記恨你?為了一二商賈,就得罪中官內侍,你這樣做於國確實有益,但對你自己,只怕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我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闖禍精,要想讓我支援你的主張,就給我一個過得去的理由。”

范進點點頭,隨即答道:“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兩個字:公道。老百姓要公道,商人也要公道!這次查抄黃恩厚,不算報效朝廷,他自己這些年積累私財達六十八萬兩有奇,這還沒算上他在老家蓋的房子,以及在家鄉追贓的進一步結果。這些錢不管是河工還是漕運款,說到底都是民脂民膏。江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