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富蘭克林傳,想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塞的所有決議都得立即廢除”。這就是富蘭克林的最後立場。談判失敗。
其後,富蘭克林又拒絕了陪同豪勳爵赴美洲的建議,強調只有廢除關於麻薩諸塞的法案,才同意賠償茶價。2月28日,富蘭克林同豪會見,提出將馬上返回美洲。因為這時他已得知了妻子黛博勒逝世的噩耗。
1774—1775年之交,黛博勒感到身體驟然虛弱,她告訴兒子說,如果這個冬天他父親再不回來,她恐怕就再也見不到他了,因為她相信自己活不過這個冬天了。12月14日,她病倒了。到18日,她感到好了一些,可第二天就那樣無聲無息地死去了。葬禮在22日舉行。而事隔兩月,凶訊才傳到富蘭克林耳中。他得立刻回去。
一週後他禮節性地會見了豪,結束了與閣員的交涉。在離開倫敦前幾天他最後同巴克利、福瑟吉爾見了一面。
3月19日,富蘭克林和柏克一道呆了幾個小時。3天后,柏克在國會發言倡議和解,但沒有效果。
富蘭克林在倫敦的最後一天是和普利斯特里一起度過的。普利斯特里從富蘭克林的談話中聽得出來,他為內戰即將發生而深感憂慮,可自己感到問心無愧,因為他已經盡心盡力。那天,富蘭克林談到這裡感情不能自已,他含淚告訴朋友說,如果打起仗來,他相信北美洲殖民地人民將取得勝利。
的確,富蘭克林此次出使倫敦10餘年,無時不牽掛著他親愛的美洲。他為北美殖民地的利益計,一直希望殖民地留在英帝國內部,和宗主國一道繁榮強盛,為此他置個人的榮辱譭譽於不顧,盡一切努力周旋於英國權貴之中。由於英國和殖民地之間的利益衝突,也由於他夢想中的英帝國內和平共處的基本前提是北美殖民地和英國本土的平等,是堅持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自由和權利,這就註定了他百般的外交努力必然歸於失敗。但是,他失敗得悲壯,失敗得光榮。這一失敗也使他多年的美夢破碎無遺,令他毅然決然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3月底,富蘭克林攜帶孫兒譚波爾從朴茨茅斯登舟返美。在6個星期的海上旅程中,前半寫他最後階段各種談判和交涉的實際,後一半他研究了海灣海流(這一研究的結論遲至10年後才有時間整理)。
當5月5日抵達費城時,列剋星敦已爆發戰爭,偉大的美國獨立戰爭已拉開序幕
七、為了美法聯盟
★最沉默、最堅定、最無畏
離鄉背井10載有餘的富蘭克林回到了費城市場街那已經沒有了妻子身影的家。那所房子矗立在那裡已經10年了,但對他來說還是新的。富蘭克林和女兒薩拉、女婿理查德·貝奇敘過久別之情,尤其是黛博勒去世的前前後後,好一番痛惜、傷心又夾雜著父女重逢的歡欣之後,一家人平靜地生活在一起了。
給富蘭克林帶來不少樂趣的是他未見過面的外孫們,可他也時時牽掛著從倫敦帶回美洲的孫子。譚波爾已經到珀斯·阿姆波伊他父親那裡去了。6月13日,富蘭克林給他寫了一封充滿愛意的信,告訴他倫敦的房東太太給他們寄來了一封長信,信裡談到那邊的許多訊息。他還告訴譚波爾,他的兩個小表弟本傑明和威廉正在他身邊不遠的地方玩當士兵的遊戲。
他寫著信,不由得想到了兒子威廉,面色頓時陰沉下來。
在富蘭克林的時代,很少有美洲人能像富蘭克林那樣,在學術上、外交上蜚聲歐洲,因此,在歐洲人的心目中,富蘭克林多多少少地成了北美殖民地的代表或領導人。富蘭克林離開英國後,北美殖民地的武裝鬥爭開始了。因而,在一般英國人看來,是富蘭克林回到美洲,領導了一場戰爭,為他1775年1月在英國所受的誹謗和羞辱報仇雪恨。無論是富蘭克林的朋友和敵人,多半都抱有這樣的看法。但富蘭克林並不顧忌這些對他私人的成見,一回到美洲,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鬥爭中去了。
回到美洲之後,他馬上希望看到的就是兒子威廉和他在賓夕法尼亞的年輕戰友加洛維也站在革命的一邊。他還記得,當他在最艱苦的鬥爭中,他們是和他站在一起的,從私人感情而言,加洛維簡直就是他的第二個兒子。而且,他深深地知道,作為英王委派的殖民地州長,威廉一旦站到了反對英王的旗幟之下,對英國政府的打擊和對殖民地革命人民的鼓舞,都是不容忽視的,而他一直非常看重的加洛維的才幹,也會有利於革命力量的壯大。然而,這兩個人都讓他失望了。
這時,富蘭克林突然醒悟到,對於10多年沒在一起生活的兒子威廉,自己的確是不甚瞭解了。他記起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