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六三章 受歡迎的黑色土豆,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頭,決定向眾人先透一個底,“其實我還帶了不少這種黑色土豆的種子,現在都還放在益州成都,準備等我回去時就開始播種下去,這種黑色土豆的播種非常方便,種植起來也很輕鬆,不想稻子高粱那樣得天天伺候著,還得經過多種工序,這黑色土豆只要埋進土裡,基本上澆澆水就可以保證存活了,過三個月就可以收穫這黑色土豆了。”
張松有些驚訝的看著劉鑫,忍不住開口說道:“這種黑色的土豆,真的能夠種植的那麼輕鬆嗎?”
張松可是見過益州百姓在種植各色農作物時,基本上都是早出晚歸,一天的時間基本上就待在田裡各種忙活,而且一年到頭天天如此,如果要是遇上了某些重要步驟,還更是爭分奪秒的幹活,總而言之就是非常辛苦。
而按照劉鑫的說法,這種黑色土豆只要播種下去,基本上就不用怎麼管理了,只需要等到三個月之後收穫就好了。
劉鑫自然明白張松在驚訝些什麼,於是自信的對張松,也是對所有人說道:“那是當然,基本上只要你把這黑色土豆的種子播種下去,平時也就施肥灑水,除除野草就可以了,基本上三個月之後,就能收穫十石左右的土豆了。”
因為漢代的重量單位比較奇葩,比如石的重量基本上與鬥掛鉤,所以根據作物的不同,每一斗(這個比較標準,一般為2000毫升容積的鬥)糧食的重量就不一樣,所以每一石作物的重量也不一樣,所以劉鑫才會以黑色土豆畝產千斤的標準估算出十石來,畢竟要考慮到黑色土豆的體積與比重。
不過這倒是嚇了逢紀一跳,逢紀忍不住說道:“劉仙師,你說的是真的嗎,這黑色的土豆能夠達到畝產十石?而且每三個月就能夠收穫一次?”
逢紀之所以這麼激動,是因為大漢的作物產量基本上都是在三石左右,而且一年只能耕種一次。
而劉鑫口中的黑色土豆竟然能夠畝產十石,而且每三個月就能收穫一次,那豈不是一年能收穫四十石的黑色土豆!
當然了,劉鑫也要開口糾正逢紀的錯誤,“元圖,首先我得糾正一點,這種黑色土豆一年只能栽種兩季,因為黑色土豆對熱量的要求比較高;至於畝產量的問題,我只能說是十石保底,如果精耕細作的話,畝產量就算達到二十石也沒有問題。”
劉鑫的發言讓所有人都驚呆了,如果按照劉鑫的演算法,黑色土豆的年產量能夠達到二十石左右,是其他作物的六倍以上!
這可是整整六倍啊,逢紀已經開始計算,如果在河北地區種植上足夠的黑色土豆,每年能夠生產出多少黑色土豆來。
逢紀越算越激動,最後竟然忍不住向劉鑫跪拜道:“劉仙師,還請你賜予在下足夠的黑色土豆種子,我想帶回冀州進行推廣,以解冀州百姓的口糧問題!”
劉鑫沒想到逢紀竟然如此激動,突然就向自己跪拜起來,劉鑫立馬上前扶起逢紀。
不過劉鑫也有著尷尬的說道:“元圖你這是何意,我本來也打算將這黑色土豆推廣到整個大漢,以此解決大漢長期以來的饑荒問題,不過因為黑色土豆的種子非常有限,所以我打算先在益州進行育種,到時候就能更快的推廣到大漢各地。”
在逢紀聽說劉鑫手上黑色土豆的種子並不多時,不禁嘆了一口氣,也知道自己操之過急了,於是無奈的說道:“劉仙師,是我剛才有些太激動,唐突劉仙師了,不過還希望劉仙師在培育出足夠的黑色土豆種子時,能夠提前推廣到冀州,因為冀州真的很需要黑色土豆這樣的高產種子。”
在逢紀的講述下,劉鑫才知道逢紀為什麼如此激動,因為逢紀的老家在冀州,最近這些年來冀州時常發生旱災,然後隨之出現蝗災,總之糧食減產十分嚴重,導致冀州的老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逢紀在得知了黑色土豆如此高產時,便忍不住為了冀州百姓向劉鑫跪求黑色土豆的種子。
最後在劉鑫的再三保證,只要有足夠的黑色土豆種子,就會優先供給於冀州,逢紀才算安下心來,並且決定不論劉鑫給予自己怎樣的職位,自己都會在劉鑫手下效力。
pS:第三更繼續隨緣。。。(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