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一七章 臥底唐周,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於為什麼唐週會選擇背叛黃巾軍,這一個問題一直沒有確切的答案,在歷史上也沒有相關的記載,不僅沒有記載唐周為什麼告密,也沒有記載唐周告密之後的情況。
這其中的是是非非,就值得引人推敲了。
有人說唐周是為了利,畢竟告發一個這麼大的陰謀,不僅能夠得到大量的賞賜,說不定還能加官進爵。
但是這仔細一推敲,就發現這個假說並不成立。
首先唐周在黃巾軍之中的地位可不低,屬於張角的嫡系人馬,心腹手下,在發動黃巾起義之時,唐周至少能成為一州渠帥,黃巾起義成功之後,唐周的地位就相當於一州刺史了。
至於財富,雖然在黃巾起義之前太平道只是一個普通的教派組織,手下的信徒以普通百姓為多,但是在公元184年的時候,太平道的信徒中加入了大量的富商官員,黃巾軍從富商手上獲取了不少金錢以武裝黃巾軍,而那些官員則在黃巾起義之後裡應外合,幫助黃巾軍拿下城池。
這個時期的唐周,可以說是要要錢有錢,要權有權。
而且作為張角信使,唐周也應該知道自己師傅制定的這個計劃有多麼完善,馬元義那邊只要問問也能知道計劃進行的非常順利,他何必貪圖那點賞賜而背信棄義,欺師滅祖呢?
要知道這是在大漢,就算是普通人也非常重視自己的德行,像唐周這樣的告密者,哪怕是揭發了一場天大的陰謀,也會為人所唾棄。
所以說,如果是為了利益的話,唐周是不可能背叛黃巾軍的,畢竟收穫與付出根本不成正比,除非唐周的腦子燒糊塗了,才會選擇去告密。
當然了,還有一個假說是認為唐周與何進是老相識,所以唐周才會選擇向何進告密。
這個假說在劉鑫看來,只能用呵呵一笑來表示自己的無語。
首先何進所在的南陽與唐周所在的濟南,中間隔著大老遠的距離,以漢代人的生活習慣與聯通條件,尚未發跡的兩人連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都出不去,怎麼能說相識併成為朋友呢?
至於何進依靠自己的妹妹大家族之後,便成了潁川太守,接下來就是一路升遷成為了大將軍,依照何進這種暴發戶的性格,怎麼會和唐周成為朋友呢,就算成為了朋友,也不過是狐朋狗友罷了,根本談不上深交。
雖然在官方記載中,的確是何進破獲了黃巾賊的陰謀,並且帶人抓住了馬元義以及其他張角的信徒,時候何進也被封為了慎侯。
但是,也不能因為這樣便認為是唐周和何進有不可告人的py關係,所以唐周專程來向何進告密,從而讓何進得以封侯吧。
畢竟何進這時早已是大將軍了,像這樣抓捕賊黨的功勞就算何進不出力,也一定會有何進的一份功勞,所以劉鑫才會認為唐周與何進並沒有多少關係。
至於劉鑫個人最傾向的假說,那便是唐周在進入洛陽之後,與馬元義發生了激烈的個人衝突,甚至上升到了你死我活的局面,而唐周在洛陽的勢力自然比不上馬元義,畢竟馬元義在洛陽擁有上千名黃巾信徒,以及某些十常侍的幫助,唐周可謂是孤立無援。
所以這時唐周才會選擇爭一個魚死網破,選擇背叛了黃巾軍,前去揭發張角的陰謀,並且帶人抓捕了馬元義。
不過當劉鑫看到任務查詢系統中,唐周目前的位置在洛陽時,劉鑫又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那就是唐周本來便是一名臥底,是某個勢力派去張角手下的臥底!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一切謎團便能解釋清楚,唐周為何會做出如此詭異且不合常理的舉動,在揭發張角的陰謀之後,唐周為何又“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中,原來這唐周本就是一名臥底!
不過說道臥底,劉鑫的第一想法便是張讓。
沒錯,就是這個臥底狂魔張讓,光是劉鑫知曉張讓的臥底計劃,就有整整三個了——第一個臥底計劃,便是讓自己臥底在何進身邊,在獲取何進的情報時,順便編織何進結黨營私的罪名,目前因為自己個人的原因(簡單的來說就是懶,劉鑫就算是一天到處閒逛,也不想去找何進聊人生),所以到現在還未成行;第二個臥底計劃便是讓畢嵐臥底在趙忠的派系中,為張讓獲取情報,結果畢嵐也不是省油的燈,直接成為了一名雙面間諜,把張讓與趙忠都給耍了;至於第三個計劃,便是拉攏曹操,希望曹操能為他提供世家勢力的情報,結果被曹操給果斷拒絕了。
劉鑫如今仔細一想,才發現張讓是如此的倒黴,三個臥底計劃可以說是全部失敗了,直接被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