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數籤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九尾龜,帶著系統去宋朝,老闆數籤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這兇案捅破天,捅到開封府或者提刑衙門裡去。
潘惟信倒是有心親自找兩個司籙好好談談。但他卻走不開。鄉勇們已經開始報道,潘保長守在團練公所,半步也不能擅離。
只好派自己的侄子潘十四出去配合一下兩位司籙仙師。
潘十四是個精明的孩子,倘若放在縣衙,也能混成個極優秀的刀筆吏。
潘惟信也就只能指望著,這個夠聰明夠油滑的本家侄子,能夠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得神霄宮司籙心悅誠服,乖乖地按照官場上流行的黑箱手法,把這場官司,圓潤地予以抹平。
千萬別較真兒!千萬別把事兒鬧大!
只盼這神霄宮派來監管的兩個潦倒神仙,不要狂妄,不要任性,不要把事情往大了去捅。
據潘保長一向的瞭解,這兩個道士是蠻不靠譜的。
如果潘保長知道“神經質”這個未來詞的話,他就會認定這兩道士都是神經質的。他們的狀況極不穩定。心情好的時候,便是很聰明很曉事的基層好乾部。心情不好的事情,特麼的完全就是槓字頭的兩條瘋狗。
事發突然,也就只能祈禱天靈靈、地靈靈,太上老君顯個靈,讓你家兩個乖徒弟不要犯毛病,乖乖地把這事情抹過去吧。
潘保長已經盡力了,他最多也就只能籌劃到這一步了。其餘的,只好聽天由命。
司籙道人的動作比張如晦慢了一步。
當這值班道士大步流星趕到巨勝飯店門外時,張如晦已經昂然跨步走進了巨勝大院。
潘十四就是潘保長派出來傳訊的“快腳”,他當然是亦步亦趨地追隨在這個道士的身邊,隨時為他提供資深汙吏的參謀建議。
這道人是認得張如晦的。見到張如晦進去了,這道人就止步不前。
潘十四卻不認得前頭那個是誰。
奇怪道:“老師怎地不走了?莫非是跟前頭那位小先生不和睦?”
這年月按例是把有本領的道士敬稱為先生或者老師的。
張如晦看起來比這監管道士歲數小些,那自然就是小先生。
潘十四這話可就是問錯了。
由潘十四陪同的這道士卻是姓陶,出家之前曾經幹些倒鬥掘墓的勾當,使得好一手洛陽鏟功夫,江湖人稱九尾龜。
也許是盜墓時掘得了什麼仙家寶貝,忽然就融會貫通,轉職成了道士。
又也許是將所掘之物貢獻於神霄大老的跟前,蒙大老恩賞,安置瞭如今這樣一個監管鄉鎮的司籙差使。
陶道士歲數雖然比這張如晦大些,卻絕不敢把這張如晦叫做師弟。
開玩笑,張如晦那可是劉神仙的關門弟子。
地位超然得很。
似陶道人這等半路出家的假道士,在張如晦的跟前,怕是要畢恭畢敬地敬稱他一聲小師叔,甚至還可能是小師叔祖。
這輩分要怎麼算,陶道人自己也不是特別清楚。
正常情形下,這兩人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根本打不上照面。所以也就沒人教過陶家九尾龜應該如何招呼小張真人。
張如晦此刻還不是正經真人,不過劉混康的徒弟必然而然,遲早混到真人級,這是明擺的事情。提前稱他一個小張真人是沒什麼錯的。
“小潘你可不敢胡咧咧啊!”陶道人皺著眉頭,語氣和藹,十分溫和地提點潘十四,“那可不是什麼小先生,等下你得畢恭畢敬喊他一聲張真人。”
一邊這麼叮囑著,一邊納悶,這小張真人夤夜下山,來此地是想鬧哪樣呢?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