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西風壓倒東風,漢闕,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皇帝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他深知關中乃是大漢根基,除了遷徙關東豪強入居五陵,使之沾染關西風俗外,還將函谷關東移,把太行山以東的太原河東上黨納入關中——三郡風氣與關西頗似,而霍光便是河東人。
又給六郡良家子照顧,容許他們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為官,名將多出焉。
不過輪臺詔後十餘年來,東盛西衰的趨勢是越來越明顯了,關東士人的聲音越來越強,最終在鹽鐵會議上得到了總爆發,將他們對鹽鐵的憤怒都宣洩在桑弘羊身上,氣得桑弘羊的助手丞相史痛斥賢良:
“世人有言鄙儒不如都士,皆出山東,希涉大論!”
雖然靠這群關東人打倒了桑弘羊,但霍光卻在事後,維持關東鹽鐵專賣不變,卻取消了關西的鹽鐵專賣!
霍光扶持關西,打壓關東的態度,至此已昭然若揭。
這是為了維持大漢東西方的平衡,關東文化鼎盛,人口繁多,然太過尚文,必須以關西的尚武之風加以壓制。
西風,必須壓倒東風!
繼承孝武遺志,重新開始對匈奴的戰爭,是讓關西諸郡復振,繼續把持朝堂話語權的唯一辦法!
所以霍光心中,支援一切對鞏固關西有利的提議,在河西置四郡如此,在西域設西域都護府亦如此。
更何況,控制西域,這是孝武皇帝時曾夢想卻未能做到的事,而霍光執政之時,卻在那設都護府管轄了。
這豈不就像是周公輔政成王,殘滅東夷,完成了周武王都未能完成的事業?
霍光需要政績,來證明自己輔政十餘年的成果,想要在內政德治上叫關東儒生們滿意是不可能的。開疆拓土,奪取西域反而更簡單,足以讓長安人歡呼雀躍,叫關西六郡良家子得到功勳好處,緊緊環繞在自己身邊!
“不必再議了,我會將奏疏上表天子,請立西域都護府,都護南北道,並督察烏孫、大宛、康居諸外國動靜,有變以聞。可安輯,安輯之。可擊,擊之!”
霍光此言一出,即便杜延年、田廣明、範明友仍有疑議,卻都得收起來,與其他人一樣,恭恭敬敬地朝霍光長拜。
“唯大將軍之命是從!”
……
談了數個時辰的尚書檯集議結束了,田延年離開未央宮後,卻將一封信塞給自己的親信。
“去告訴典屬國蘇公和西安侯,事成矣!”
“西安侯在給我的書信中說,開春前,會給我一種讓犁田效率高上許多的新型犁,我在集議中支援設都護府之論,請他也信守承諾!”
……
ps:晚上還有兩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