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部分,大城北京,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描繪,其美名傳到了俄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耳裡,於是她命人在彼得格勒的皇宮中為她複製了一座。
再向下去,便有一株鐵鏈攔護的樹,指示出明朝末帝在李自成起義軍攻入北京時上吊自盡的地點。皇帝一大早便換了衣裳,脫去了皇袍,宮中響起了早朝的鐘聲,可是沒有一人上朝。皇帝穿了一件短小的繡龍上衣和黃紫二色長袍,赤著左腳,由一名叫王承安的忠心太監陪伴,從神武門出宮,進到煤山園內。他悽然凝望著城中,在長袖的袖口上寫下了遺詔:“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然後他便在有名的“皇家冠帶”亭內上吊而死,那位忠心的太監也一同赴死。(20)
頤和園有著同北海、中南海一樣的景緻。它也是建在山水之間,裝點有塔廟、遊廊,只是它規模要大得多,也更加奢華。有案可稽的是,它是一個老太婆的五千萬美元的即興之作。慈禧太后挪用了二千四百萬兩銀子,營造這座供她玩賞的巨大遊樂場。
常聽人說中國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因為海軍在甲午海戰中敗於日本之手,致使中國不得不把臺灣割讓給了日本。我很懷疑這一說法。即便中國建起了一支規模不大的海軍,它也會在戰爭打響後片刻即告潰滅。挪用海軍軍費的主意是受到太后的著名首席大臣李鴻章的贊同的,即便當時朝廷的情形換個模樣,中國也不會擁有像樣的海軍。李鴻章的搜刮之手從煤鐵礦到河運是無孔不入的,他和盛宣懷都是那一代人中的首富。他們所辦的中國輪船運輸公司以貪汙腐敗而臭名昭著。一九一一年中國革命民眾的大暴動部分原因就是為了推倒盛宣懷。如果說這類人連贏利性的商業航運公司都辦不好,還談得上什麼辦海軍呢?在天津,八國聯軍打算將帶來的近百萬磅彈藥和雜湊的來福槍、炮彈賣給買辦,這些軍火都是俄、德、法、英、捷克諸國造的,實際上是否能用就另當別論了。在一艘海戰中被俘獲的中國炮艦上,人們發現它只攜有兩發炮彈。如此看來,即便是那筆錢不被那滿腦子私慾的老太婆挪作他用,難道中國就能在海戰中戰勝日本嗎?一九〇〇年,八國聯軍曾想部分毀掉頤和園,可他們終於未能做成。幾年以後,園子又經修復,得以重放昔日光彩。
有一幅傳世的畫軸,是為慶賀康熙皇帝六十壽辰作的,節日中充滿喜慶氣氛的城市風光盡展在妙筆長卷之中。它引導觀賞者的視線從內宮經過城西北的景緻,再穿過西直門,進入西北郊,停在老頤和園外的幾道門那兒。畫面展現了那個重大日子的慶賀場面。列陣計程車兵、騎兵、御用車馬儀仗、聚集在各處的滿族旗手以及樂工和雜技藝人,最後還有沿西郊大路分佈的客棧,來自各省的行會把它們都佔用了。畫上的文字說明著各個戲院是由哪個行會或衙門出資承辦的。
頤和園即新圓明園,它的園址毗連圓明園的廢墟。那場浩
圖88《枇杷戲猿圖》宋代作品
圖89《潑墨仙人》梁楷(宋代)作
劫發生在咸豐朝。那時,著名的慈禧太后還是個年輕姑娘。她隨同她的國王夫君一道,可恥地逃到熱河。那段回憶想必如創痛一樣令她無法釋懷,她是親眼目睹了圓明園的昔日風采的,可眼下卻為兵燹所夷,顯然再無修復之望。那是一種慘絕的踐踏文明的行徑。她在晚年以為她應當建一座新園以享快慰,於是便有了現在這座頤和園。她為此頗覺得意,以致於在這新遊樂處所竣工後,她在裡面度過了她的大部分時日。
這座頤和園,從建築學的觀點看,確實代表了中國關於地上天堂的幻想。有時它被稱為萬壽山,因為園中最顯耀的便是萬壽山,它坐落在西山之麓,靠近玉泉山。山上的建築鱗次格比,山北的入口處還有一座建築群,人口通至湖的北岸,那裡有一座宏偉的佛香閣,燹麗高峻,矗立山頂,直薄雲天。這座建築最能代表中國人“閣”建築的理想,建閣於高處意在望遠。在園中不計其數的建築物中,包含著一座三層的戲臺,一個設有鐵製轉藏輪的亭子和庭院。這是為慈禧太后建成的一處絕妙居處,位於一片美麗的石庭之前,裝點有一對銅鶴和其他擺設,最講究的是從特定角度、位置上觀覽景緻時可見出的匠心。正如現代建築中觀景窗的設計追求那樣,亭臺樓榭通常都選在前景與遠景水乳交融、和諧一體之處。從不同的地方都能見到玉泉山上漢白玉塔的姿影,因此人們在遠處也會看到裝點著漢白玉牌樓的整個景觀,猶如置身夢境之中。
在較低處,一座華美的拱廊立於岸上,兩端立有兩尊來歷久遠、聞名遐邇的銅獅。整個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