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大城北京,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一起一樣。
中國建築的特點——形式、線條、色彩和結構——是構思的基礎,與西方建築大相徑庭。西方宮殿建築中色彩的運用不很明顯,如凡爾賽宮和漢普頓庭園。這種情況同樣表現在英國和法國的古城堡中。歐洲宮殿的主要色彩,像凡爾賽宮,似乎都呈流行的白色或是一種顯示時代榮耀的暗黃色、灰色。它們在綠樹的環繞下,襯托在綠地中,顯得極其美麗。相反地,北京的宮殿及其附屬建築,被建築師們設計得色彩繽紛。這可能是運用琉璃瓦造成的效果,由此獲得漆釉的紅、黃、藍、綠、淡紫或藍綠等色調,運用油漆和清漆裝飾木質建築也有同樣的表現力。
對石頭建築材料的忽視束縛了中國的建築。勞動力的喪失對於那些暴君來說並不算什麼、使用木質材料的結果就是朽壞得快,這使有著數千年輝煌歷史的中國今天可引為驕傲的古老
圖58雲鑼
建築也就屈指可數了。使用石頭的建築,可儲存幾個世紀,例如懸崖上和墓碑上的雕刻題字。舊頤和園(圓明園)毀於一八六〇年清軍與英法聯軍之戰。當人們參觀它的殘跡時,便會感觸至深。在這有著極多亭榭和塔樓的大規模的皇家庭園中,在這堪稱世界上最大的樂園中,唯一存留至今的便是“義大利殘垣”或殘存的義大利王宮,它是羅柯柯派建築師們用石頭建築的。洛可可式石柱橫陳在那兒,還有隱現於茂草之間的壁緣和三角頂。它們都是用石頭建成的,所以會殘留至今。可當年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奇妙樂園中修建的玩具大小的西方式庭園已煙消雲散了,留下的只有池塘和蘆葦。坐落在西安附近的秦、漢、唐代的宮殿也是如此。在秦始皇(公元前三世紀)所建的著名的阿房宮廢墟,今天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座梯形土丘,有五、六十英尺高,一百碼長,極像一條飛機跑道。漢武帝(公元前二世紀)的宏大的未央宮,就外表而言,今天看來只是一座位於城市西北角的土丘。在今日西安北部,楊貴妃(公元八世紀)的賽馬場和寶塔被麥田和農房所取代。_所有北京的古建築都完全消失了——例如十二世紀的金中都。古老的蒙古泥牆現在看起來像一片毀壞的土壘,漸漸地成為歷史的陳跡。
當我看到北京的金鑾殿時,最令我震驚的是殿內高臺和寶座本身的殘破之狀,它們是用質量不是很好的木頭製成的,表面覆著龜裂的褪色的油漆。當然,論理若是每年重新漆飾一次,它看起來就會像新漆的硃紅色、金色和綠色。但要永遠不褪色卻是不可能的。
總的說,中國宮殿不同於西方宮殿。中國宮殿不像一個平行封閉的軍佇列陣,卻像展開的、分別行進的隊陣。’歐洲的宮殿通常包括龐大的建築,前面有~花園,像盧浮宮前面的杜伊勒裡花園,它們都有環繞四周的封閉走廊,以此連結無數房間,這樣人們便很少需要透過露天的寬大庭園進入另一建築了。凡爾賽宮的花園很大。但也是如此。換句話說,一個宮殿就是一座完整建築。相反,北京的宮殿卻遵循了一家之內分屋別室的觀點,就是在不同的庭院建起不同的建築物,由長長的石道和遮蔭走廊相連結,它們被人分成不同的生活空間,最後它們又都貫通集中在行禮大廳的開闊空間,突出強調的是梯形大理石臺階,圍欄,和它們之間的景色。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六篇 皇宮和御苑(2)
圖59《秋林群鹿圖軸》五代作品,作者佚名
圖60皇家學堂——國子監的牌樓
圖61明十三陵之華表
圖62雍正皇帝所葬泰陵主口的石拱門
北海
1.團城
2.玉佛
3.白塔
4.大西天
5.九龍壁
6.松坡圖書館
7.金鰲玉以橋
8.國立圖書館
中海和南海
A.新華門
B.瀛臺(光緒皇帝在此遭囚十年)
C.袁世凱總統府
D.萬善股
E.紫光閣
F.東門
圖63北海/中海和南海
宮殿都被高高的帶有槍眼和瞭望塔的粉色城牆緊緊地圍在紫禁城內。它酷似一個設防的城池,厚重的城牆上是有著大約三、四十英尺高、五十英尺寬基礎的塔樓。環繞紫禁城的是皇城,它也圍有一圈較矮的粉牆,卻沒有那樣的防禦性外觀。在皇城城牆和紫禁城的中間地帶西面被西苑佔去,東面則有各種官方機構的建築,諸機構負責宮廷生活的管理和供給事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