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不署名才是最大的揚名,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德國大哲學家費希特,號稱是唯心與唯物的承前啟後者(承康德,啟黑格爾)。但費希特當年的第一桶名聲,是怎麼崛起的?是因為他寫了一些關於康德著作的盤點貼,然後交給康德斧正,康德看了覺得還行,交給了自己合作的出版商。
但康德沒注意到費希特居然沒署名,於是出版商也誤會了,把書按照康德的著作署名了。等書出版之後,康德發現烏龍了,才公開澄清這本書是費希特寫的。
然而此時,讀者們都已經把這書當成大神康德的著作,賣得很火了。然後費希特忽然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基層大學老師,一躍成為康德的衣缽傳人,後來成為一代大哲學家。
李素這種老陰嗶要撈名聲,出的第一本書當然也巴不得自己不署名,最好讓人誤會成某個名動海內的當世大儒所著,然後等那個海內大儒發現誤會之後出來澄清,李素也就能走費希特借名康德的捷徑了。
當然了,鍾繇肯定還沒資格算大儒,他最多隻是在文壇名聲比李素略想,但思路是一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