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圖書館裡宅出來的大功德,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找不到也算了,反正內容沒有失傳。”

李素最終便如此定下腹案,讓甄家的人按照這個思路排程籌集人手。

蔡邕組織了上千個相對靠譜的太學生日夜抄寫,甄家也出了一批抄書匠。

另外蔡邕刻的熹平石經,前兩年甄家人為了賣書牟利只摹刻了幾部賣得好容易回本的。這次也不顧成本了,把石經上的七經中,還剩三部沒刻的統統刻了,到時候把木雕版運走。

整個工程半個月內要基本搞定,最多二十幾天。

粗略算下來,需要抄的卷軸大約有十幾萬個,印刷雕版幾千塊,其餘經蔡邕鑑定覺得重複的就不要了。被喊來抄書的太學生一天要抄三四張卷軸。

在這個過程中,李素也發現了卷軸書大量運輸時的又一個難點,想著手改良一下。

不過,他才琢磨了一半時,卻遇到了一些私事糾結。

……

八月初十,來蘭臺後第三天,蔡琰忽然找到一個機會,假借也幫父親整理去巴郡所需書籍,趁著左右無人,把李素堵在一間藏書室中,左右再無他人。

蔡琰狀態很是失落慌神,逮住李素就問:“師兄,你向大將軍告假的理由,外面有些人都知道了。你……你是不是要娶甄姜,還是徵西將軍要娶甄姜你娶甄脫?就因為你跟我的婚約,不能公之於眾,所以你要……”

李素心中一暖,連忙摟著妹子安慰:“想什麼呢,跟我沒關係,是徵西將軍和關將軍張將軍的事兒,我就是個牽線的。”

蔡琰眼神忽閃了一下,有些溼潤:“你可是21歲的中郎將、馬上就要再加一方郡守,對外卻始終宣稱沒有定親,甄家想聯姻居然肯放過你?”

李素颳了一下蔡琰的鼻子:“那是因為我把甄家的示好徹底化解了,他家就三個妹妹年紀差不多能成親、定親,都被我安排得明明白白了,他們再也沒有適齡的妹妹了,當然就沒辦法。”

蔡琰盯著李素看了許久,仔細揣摩李素的眼神,漸漸淚光瑩然,相信他說的都是真的:“師兄你對我真好,我卻不能做你賢內助,最近都幫不到你。

你這兩天具體忙些啥呢,我幫你吧,以你身份之尊,總不用親自抄寫吧……再說你的字還是那副樣,說出去別人都不信呢。”

說著說著,蔡琰表情重新活潑起來,似乎徹底走出了剛才的擔憂和隨後的感動,只能說十五歲的小姑娘情緒就是波動快,三分鐘熱度。

李素說著,拿過一些紙卷,把他這兩天忙的活兒,示意給妹子看:

“我這兩天在琢磨,要運十幾萬張卷軸去外地,殊為不易,就想能不能把書換一種裝法,把卷軸的軸柄去掉,直接疊放,這樣就不用捲成一圈了,存到箱子裡時,佔的空間也小几倍,不容易顯眼。”

原來,因為雕版印刷術才出現兩年,這個時代的書的形狀,還沒有徹底脫胎出老式竹簡的演化慣性。甄家和其他所有書商賣書,都是跟後世那些名人字畫一樣,一個長卷軸,兩端兩個軸柄,如果卷的時候倉促,卷得很蓬鬆,就更佔地方了。

可以設想一下,一張名畫如果是捲起來的,要佔多大空間,中間有多少空隙,而如果摺疊甚至形成線裝書,體積肯定小好幾倍。

平時這個指標不重要,但既然李素要儘量低調地運走那麼多書,體積就突然重要起來了。因為改成線裝書之後,假設原來一口箱子運出去,裡面只能藏兩百個卷軸,現在說不定就是五百本書,在守衛蘭臺、東觀的京城將領官兵眼中,乃至出城門時,都會低估數倍。

李素就跟蔡琰商量:“師妹,你會針線麼?要是會的話,我們試試,把這卷書裁切成一段段一尺寬的窄頁,原本八尺長卷變成八頁,前面加一頁封面,再用針線縫合起來。”

蔡琰雖然是文藝女青年,但乖巧女生都會的針線活兒,她當然也會,聽了師兄的建議,她覺得這事兒挺好玩也很有意義,就幫著裁剪縫了一本書。

不過縫好了她也不滿意,建議道:“既然都裁了,還只有這麼薄一本拿在手上,怪彆扭的,這是論語第一卷,三千多字,分了八頁,論語一共有四卷,既然非要裁,那就把論語四卷三十二頁縫到一起好了嘛。

《孟子》原本是十一卷八尺長卷,裁成八十八頁一尺書頁,厚度拿著也剛剛好。《左傳》這種二十萬字、六七十卷、六百頁的,倒是縫在一起太厚了,分成六本吧,每本不要超過一百頁。”

李素本來也剛琢磨這事兒,沒往深處想呢,見未婚妻心細,他當然是從善如流,夫妻倆就在一間藏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