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章 散關縣長法孝直,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剩下幾十萬人。
誰讓李傕郭汜的後勤保障就是兩條:沒糧食了就人吃人,不用收稅,需要花銷就劫掠,老弱者殺吃,青壯者充軍,這是一套沒有經濟基礎的打法。
所以,李素既然開了上帝視角,他必須幫劉備拿捏好出手的時機,你不能讓董卓或者李郭把關中禍害得太慘,畢竟將來這些土地人民都是自己要收編的。
另一方面,也必須等他們“惡跡昭彰”,讓關中人都盼望有人趕走他們,不能對方還一點壞事都沒對老鄉做,就直接來解放他們,那樣說不定關中人還會把涼州軍視為自己人、同仇敵愾對付劉備呢。
“唉,匡扶漢室的節奏真是難把握,為了救後續的四百多萬關中百姓,只能忍受董、李先示範性禍害幾十萬人、把民心失盡,咱才好動手……
罷了,實在不行的話,到時候在陳倉道設一些接應,讓那些被禍害劫掠的百姓好歹可以逃亡有口飯吃,哪怕組織他們挖運河修梯田,也比被董李直接餓死好。”
李素思之再三,也只想到這樣的初步解決方案。
劉備自己應該一兩年內也騰不出手北伐,去年今年打了整整兩年仗,才把漢中和成都平原拿下,府庫存糧消耗巨大,後續肯定需要休養生息種田恢復。
而且劉備目前只是益州刺史,沒有拿到朝廷授予的益州牧,名義上只是監督各郡,無權直接統治。
這種情況下,南中四郡的南蠻,未必對劉備心服口服,他們或許不會跟孟獲那樣直接造反,但“公事公辦不聽劉備調遣”估計還是做得出來的,而且他們想不聽調,名分上還非常說得通。
這種事情肯定要恩威並施敲打,而且遲打不如早打,早打至少還不用面臨兩線作戰,也不用擔心“辛辛苦苦種完田了再打內戰,種田成果付之一炬”,徹底肅清內亂才好搞建設嘛。
種種因素算下來,估計只能看著董卓在長安被王允所殺了。
……
李素腦中瞎幾把想著,一路跋山涉水,進入秦嶺也走了整整四五十里,已經過了殘破的大散關故址——漢朝的大散關,大約在陳倉西南,進入秦嶺後四十里,關牆一直是有的,但已經年久失修,只剩殘垣,連城門城樓都沒了,直接從殘垣裡經過。
而且因為常年沒有戰亂,不需要額外防備巴蜀和漢中地區的軍閥,朝廷一貫覺得有陳倉城堵住谷口就夠了,也就沒必要在進山四十里遠的地方再維持關隘。畢竟這兒每一塊修城的大石頭,弄過來代價都不斐。
要說這路,李素已經進進出出往返走了四五次了,根本不會再覺得陌生,但這次的難度卻依然不是以往任何一次可比的,主要是公主得坐車,而且運輸了沉重的青銅器。
很快,他身邊計程車兵就累得半死不活,臨時客串後勤管理的法正,瞭解了下情之後,也不得不勸諫陳情:
“中郎,這路太難運了,再往上車根本走不了,只有騎馬,可這些鼎,兩匹馬並排也馱不動啊。那個承露盤更是有五六萬斤重,一路上二十匹馬拉裝盤的車,實在是過不去了。
還有,您的五百衛兵,從長安離開時,又假借給公主的護衛領取兵器,在長安武庫領了五百套魚鱗玄甲、五百套斬馬劍和蹶張弩,士卒負重本就太沉了。”
法正說的當然是漢斤,漢武帝的求仙承露盤面積大約有十個平方米,青銅足有半尺多厚,也就是十幾公分,將近兩立方米的銅,可不得十幾噸重,折五六萬漢斤了。
李素其實也不想把承露盤一路運回漢中,太遠了,現在走了五十里山道就受不了了,後續還有三百里路呢,哪怕只是到河池縣存著,也還有超過一百里路。
而且,等將來劉備重新光復長安、還於舊都,承露盤還是要弄回來的嘛,又不可能定都漢中,往返運費多浪費。
李素擦了擦汗,先關照公主在小車裡歇一會兒,不要擔心,然後他和法正在護衛的攙扶下登高觀望地形。
看了一會兒之後,李素髮現,前方不遠處,就有一片山區小平原,而且似乎也挨著山谷最低的臨時河道,應該可以種田開發,弄個落腳點。
李素忽然就想到後世看史時的一些掌故:南宋抗金的時候,也是“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這大散關邊就是宋金割據的最前線,為了防備陳倉方向的金兵,南宋名將吳玠兄弟不就打過著名的“和尚原之戰”,就在大散關附近。
這塊區區幾里長、不足半里寬的平原,莫非就是後世的“和尚原”了?
考慮到漢朝的大散關故址比唐宋時更靠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