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9章 四位高智商人士的左右互搏,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火耗如此,糧食的鼠雀耗如此,“運費”這種特殊的損耗自然也是如此,整個古代社會都一樣。
幹嘛給國家省錢?幹嘛節約國有資產?只要損耗算朝廷的虧損,那地方上就沒有積極性去減少損耗,甚至會主動浪費。做假賬、虛報運輸里程、甚至走冤枉路刷運輸里程……只有按照舊法、損耗算地方的,地方上才會拼命節約減少損耗。
李素回來的路上,也反覆想過這個問題,他只能是公允地說:“這事兒,說到底還得指望整頓吏治,給地方上少點兒刷損耗的漏洞。比如不要以縣為單位了,最小也要按郡為單位。
然後把每個郡到長安的摺合運輸里程,都朝廷額定算好。到時候也別管郡守實際上從治下哪個縣為朝廷運糧了,就按平均值算運費。郡守能有本事找到便捷的運法,省下來的運費就算地方合法賺的。這樣,多多少少能緩解一下貪墨舞弊。”
荀攸和鍾繇剛聽說這個建議,倒也不便於直接貿然評估,兩人就在一邊頭腦風暴,一個腦內扮演貪官一個扮演查賬的,然後絞盡腦汁想如果是自己當郡守,應該怎麼鑽空子多貪。
不過乍一看來,李素的這套“按郡平均運費定價”,確實比之前的“按實際運費定價”舞弊操作空間要小一些。另外,制度雖然變僵硬了,但極端情況下的成本提升倒也是百姓可以忍得住的程度,不至於逼出陳勝吳廣或者韓遂。
今天一直沒有逮到機會發言的劉巴,倒是這個月來一直在代入“查賬者”的思維模式,所以他反應比荀攸等人更快一些。此刻被李素啟發,他也順著李素的想法看看有沒有更好的簡便操作。
劉巴就跟李素切磋討論,問這問那,問了不少執行層的細節,然後忽然丟擲了一個改良後的想法:
“伯雅,不如咱們這樣——直接做個大漢分郡圖,然後把大漢每個郡到相鄰郡的平均理論運費,全部列出來。如果朝廷有長途徵發,就數一數起運地與目的地之間間隔了幾個郡,然後把兩個點連線起來。
看看連線上最便宜的那條線要多少錢,就得出了官府的指導運費。然後,就按照這個運費,給地方上折抵徭役庸價。地方上只要有本事做得實際運費比這個指導價便宜的,就算地方上賺了。
多出來的錢糧歸地方自行設立結餘府庫,這筆錢當然不能私分,但也可以鼓勵地方上自行建設最佳化道路條件,這樣將來他們的每一筆朝廷運輸任務,都可以用低於朝廷指導價的錢運抵,地方上就能越賺越多,繼續鼓勵他們拿賺到的錢修路。”
李素眼神一亮:臥槽!劉巴這傢伙,果然有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眼光啊!
他回到地圖上,仔細看了一下,劉備荀攸鍾繇也連忙圍了過來,就先舉個例子做個思想實驗。
劉巴也抖擻精神好好表現,指著說:“比如,我們假設要從交州合浦郡運物資到南陽,如果是連直線,需要翻山過南海郡、蒼梧郡、零陵郡、武陵郡、南郡,這條路看似是最短的。
但因為陸路翻山多,可能貴,我們假設這條連線五個過郡運費總和是一千八百錢。而從零陵郡開始走湘江水路,繞桂陽、長沙二郡來取代武陵陸路,看似多走了一個郡的距離,但水運便宜,評估出來的六郡連線總價一千六百錢,那最後就按一千六百錢一石給地方上折抵。
如果太守愚笨,不知道哪條路最省錢,走直線花了一千八百錢,那多出來的二百錢冤枉錢差價就問責太守。如果太守聰慧魄力,甚至將來造出海船,走海路全程不用翻一座山、直接從合浦郡走東海、長江回南郡,最終實際只花了七百錢——那這省下來的九百錢也全歸地方!
如此一來,郡守能不拼命想方設法增加水運?能不想方設法挖本郡到鄰郡的運河或者疏浚傳統水道、然後在河上設卡收費?能不想方設法整治道路收取過路費?
當然了,朝廷也得信守諾言,我們定指導價的時候,必須按照現在地方上還沒有搞建設之前的原始運輸條件來定指導價。
以後運輸條件道路環境改善了、實際運輸條件改良了,朝廷也不能背信棄義降低指導價,至少要幾十年不能調價,確保修路後帶來的省錢紅利全部歸地方自己兜裡。”
李素聽完,也是喟然歎服:“子初你這個大司農太稱職了。”
荀攸也是歎服接受了這個方案,但補充了一個細節:“那目前的原始資料、也就是現在每個郡到各個鄰郡的實際運費要多少錢,怎麼統計?我們在地圖上計算麼?”
劉巴:“不如,還是實事求是吧,別光閉門造車了。我們這兒先算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