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6章 亞洲馬車伕,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時候一起西行探索的路上,再慢慢成型吧。目前只有一點雛形,請右將軍斧正。

我覺得,如今天下的商人,都是低買高賣,自負盈虧,並不會把‘運輸’的錢直接問貨主收取。比如一百斤皮棉,在張掖或許只要兩千錢,運到武威、再運到蘭州,供這兒的水車紡紗工坊加工,賣兩千五百錢。

水車紡紗紡出來後,去掉損耗,變成九十斤紗線,值三千錢,能織三匹寬幅厚棉步。織完之後成品布賣三千錢一匹,織布環節再賺兩倍。每一步的成本,都是透過在下一步產品上加價來回本的。

這樣的話,每個商人在運什麼貨不運什麼貨、加工什麼生意不加工什麼生意時,就得先算運什麼最賺,每個商人都算,多費精力?而且有些生意明明短缺,將來會漲價,商人響應卻很慢。右將軍您說過,術業有專攻,要讓做一件事的人專注於就做這件事,才能做到最好。

所以,應該讓一部分商人別管每件貨品的利益高低、各地差價,就專注於投入錢糧物資,造車船搞均輸,明碼標價,在河西走廊沒有水路的地方,篷車運貨一百漢斤一百里路多少錢。

任何商戶覺得這個運費有利可圖、幫賣他的貨能有賺,願意搏一把的,就專職僱傭這個經營車船的商行幫他運,車船行就不承擔風險了,也不管貨主的貨到了之後是賠是賺。運東西的就專注運,不用動腦子算各地物價高低,可以讓錢多的鉅富快速投錢擴大運力。”

李素眼前一亮,諸葛芷這個想法,確實把“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發揮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就跟西方進入大航海時代後期之後,公司制也完善了,把海運物流業單獨抽取出來——大航海時代早期的西方航海船主,都是自負盈虧,比如葡萄牙西班牙人那些剛混海時,往往自己也是貨主,就靠賺貨物差價來錢。

漸漸的荷蘭人即將在航海業中崛起時,就變成了這種承包運輸制,反正荷蘭人就是一噸貨一百海里里程收你多少運費。你貨主自己跟船,貨主賺得多船主也不眼紅,就賺你一個運輸費。

這樣一來,荷蘭人才叫“海上馬車伕”,把航海業的門檻大大降低了,運的東西品類也爆發式井噴。因為你只要懂航海,不用懂做生意,不用有多高的文化,甚至不用算賬太好、不用觀察行情自負盈虧,只管把貨運到地方就行了。

李素現在在涼州遇到的,也是這麼個情況:有很多錢的人,沒精力一項項考察哪個生意最賺錢,認知和考察速度制約了她的投資速度。

而懂當地行情會做生意的人,沒那麼大本錢快速擴張造那麼多大篷車,想承擔風險也承擔不起——

當然了,即使有新的“物流公司”給他們承擔了物流支出的風險,那也是要抵押的,貨物本身就是抵押。如果貨值還不如運費高,“物流公司”肯定可以不承運。

運到了地方之後,如果發現這個貨主眼光太差,賣了貨之後的利潤不足以承擔運費,那就沒辦法了,只能把貨扣在物流公司那兒,讓物流公司拍賣抵運費,賣完剩下來多的還給貨主。

李素想完這些道理,覺得諸葛芷的方法確實值得再好好深化一下,弄好了絕對可以讓涼州這邊的工商業建設起步加速幾年,對於打通西域商路、讓西域貿易更繁榮,也有一定的好處。

很多西域小邦的冒險家如果出不起運輸的本錢,就可以承擔風險加點槓桿,只要有了進貨的錢,然後把貨抵押給運輸公司承運。這樣原本經商的門檻就從“拿得出買貨錢和運費盤纏”才能做生意,降低到了“只要拿得出其中一半錢就能進場”的程度,把貨多抵押一遍。

當然了,加倍槓桿的同時風險也是加倍,一旦賠慘就是血本無歸直接清零。

歷史上,美國人在1830年以前的阿拉巴契亞山區,以及1830~1850年間的西進當中,都是有大型的篷車公司做專職運輸生意的,收費是100磅貨物100英里陸路里程運費1美元,遇到有河可以走的地方便宜另算。1850年後美國鐵路業崛起了,這些篷車公司才淘汰,當然其中比較有眼光的幾個大亨則是直接轉行搞鐵路了。

李素決定先定個調子,便語氣誠懇地說:“諸葛姑娘,這個提議很好……不過,還有很多細節要討論。若是光靠民間就能自行組織運輸商,這事兒恐怕你也不會找我商量了。肯定還是有一些難處的吧,我就想到了一些難處。”

諸葛芷:“確實還有不少難處,比如剛剛起步的時候,貨主或許不會信任大運輸商、西域很多地方地廣人稀,被視為不法之地,肯定要朝廷官府的信用背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