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馬匹始終足夠,之前營地攻防戰也用不到戰馬,當士兵大量傷亡之後,馬匹就顯得愈發富餘了。
所以草原聯軍的撤退速度還是很快的,天亮前就悄咪咪開拔趕路了兩個更次,等辰時過半、漢軍斥候徹底確認了草原聯軍的撤退情況並回報後,拓跋力微已經走出幾十里路了。
諸葛亮的部隊步兵為主,追是追不上的。最多隻能說是徐徐進軍,穩紮穩打,五天後能跟太史慈會師。
這就意味著,太史慈如果堅持紮在右北平郡治土垠縣、截斷草原聯軍走燕山灤河河谷撤軍的路線,那太史慈也得獨力扛住草原聯軍兩三天時間差。
不過,到時候太史慈也已經充分扎穩了營壘,說不定還沿著灤河北岸建立了新的防線,哪怕只有兩萬多人,拖三天不要太輕鬆。
畢竟太史慈面對的敵軍,狀態肯定比諸葛亮高順遇到的時候更差,那是多經歷了兩場敗仗、士氣低落得可怕、多損失了三四萬人手、說不定還有很多士兵逃亡、還多奔波了三百多里路……
層層疊疊的debuff疊上去,那些胡人還能剩多少戰鬥力?
……
拓跋力微和樓班悽慘倉皇地趕了兩天路,在渡過易水的時候,好歹倒是沒遇到漢軍攔截,太史慈還沒那麼突前部署。
但是在二十九日、草原聯軍抵達易水與灤河之間一半路程處、漁陽郡境內時,前方又一條噩耗傳了過來。
原來,是之前堅持圍困右北平土垠的草原軍隊,已經被太史慈擊敗,並且丟了圍城營地稍稍往西南方退卻、試圖和主力靠攏了。
這也不奇怪,因為之前土垠城內只有田豫的兩千戰兵在防守,剩下的都是臨時徵發的民夫。
當草原聯軍放棄攻破土垠、令居這兩座田豫、田疇防守的郡治,改為全力劫掠破壞渤海郡時,就已經意味著他們不會在土垠、令居城外留太多人。平均每座城的包圍部隊最多也就兩三萬左右。
畢竟田疇、田豫臨時拉來的烏桓壯丁鄉勇,是隻能守守城丟丟石頭放放箭的,不可能出城野戰。既然草原聯軍的目標是圍而不打、保持監視斷糧,原本以“相當於漢軍主力戰兵十倍”的人數來圍城,肯定是絕對夠用了。
太史慈這個意外殺出的不確定因素,草原將領們都是不可能想到的。
好在,圍困土垠的部隊倒也沒損失多少,僅僅只是被擊敗而沒有徹底崩潰。
太史慈浮海而來也沒有戰馬,在草原圍城部隊的圍城營地上撕開一個口子、實現突破之後,也不可能追殺擴大戰果。
騎兵對步兵的機動性優勢,打不過可以跑,這一點太史慈也不可能違背客觀規律。
草原聯軍主力,和土垠退下來的圍城潰兵會師後,軍心愈發渙散,拓跋力微和樓班不得不商量一下,看看是否放棄跟漢人再決戰,而是儘量繞路發揮機動優勢、趕緊撤出燕山長城防線。
不過,就算痛下決心要撤,也不是那麼容易撤走的。
一方面,這次入關劫掠搶來了那麼多財富物資錢糧,要運走就很困難。
急著跑路又不能走幾條相對好走的燕山谷道的話,就只能跟二十多年前的張舉張純劫渤海一樣,丟下粗重糧食和豬羊牲口、只拿金銀細軟跑了。
堅持走易於行車的燕山谷道,那就只有遼西北部的盧龍塞-柳城故道,乃至右北平北部的喜峰口(漢末不叫喜峰口,沒有正式的名字,只是徐無縣(今遵化)境內的一個山口)
而這兩個谷口,都會被拒灤河北岸的太史慈威脅到,可以當道紮營堵你,說不定草原聯軍殺到的時候,太史慈已經把這兩處長城關隘收復或者截斷了。
如果不走來路,而是再往西繞一繞,倒是可以從漁陽出關,但那地方距離上谷郡和居庸關也太近,此刻張飛估計都已經回軍堵住漁陽了,那地方目前的狀況對草原聯軍而言,屬於“有戰爭迷霧覆蓋,不明敵情具體多寡”,肯定不能冒險。
究竟是放棄所有搶來的粗重物資和人口,甚至再放棄一部分瘸腿帶傷不便轉移的牛馬、尋山間險要小路撤退。
還是選張飛或太史慈任意一部、打一仗衝過去?
浪費了幾個時辰緊急召開軍議,草原聯軍最後決策:衝一下試試,主要是衝也不耽誤多少時間。
畢竟他們不用跟打諸葛亮時那樣,抱著“把敵人殲滅”的心態。跟太史慈打的時候,只要抱著“突圍”的心態,孤注一擲,尋求突破即可。
全殲滅敵做不到,難道集中力量突破一點還做不到麼?關鍵是是否能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