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破,當天就能見分曉,突破不了立刻接上備用方案,不誤事。
否則這次入關,辛辛苦苦白忙一場,還折損那麼多有生力量,來年劉備真對草原地區展開全面北伐,草原各族就越發扛不住了。
……
十月底的最後一天,一大早,還剩二十萬人的草原聯軍主力,在灤河南岸,一片非常寬大的正面上,發起了同時泅渡。
冬天的幽州非常寒冷,枯水季灤河水位也比較低,東西綿延上百里的寬大正面,足有十幾處位置可以不用舟船、直接讓騎兵涉水渡河。
而且這個季節,灤河不少水淺流緩的位置,甚至徹底封凍了,除了滑了一點,別的都非常適合騎兵機動——
河北地區,大河結冰封凍都是正常的,黃河那麼大的水量,臘月都能結冰幾尺厚,只是做不到連底封凍罷了,但在上面小心點走人甚至跑馬,都是沒問題的。
灤河比黃河又靠北了數百里,水量更小好多倍,全靠附近兩個郡的燕山山區降水匯流,所以哪怕是農曆十月底,連底封凍的河段都是有的。
其實草原諸侯們要是動手再晚一個月,太史慈就沒那麼容易繞後了,到時候甚至連渤海灣的海面都會被封凍,漢軍的船都開不進來。
要怪只能怪草原胡人不懂航海,沒有這方面的常識,明明住在那麼北方,卻不瞭解臘月的渤海能不能破冰開船,甚至一開始在佈局戰略時,就沒往這方面的因素上想,只考慮了“天太冷對遊牧騎兵自身作戰也不利,牲畜容易凍死凍傷還馬無藁草”。
渡河開始後,太史慈也是儘量把能往上游機動動彈的海船全部撒了出去,逼胡人的渡河走位,儘量尋找半渡而擊。只可惜太史慈兵少,沒法每一處都堵住。
但凡是被太史慈逮到的那個運氣最差的點位,基本上都是被半渡而擊得很慘,無數騎兵在泅渡過程中、以幾乎喪失機動性和戰鬥力的狀態,被岸上船上的漢軍成批覆蓋射殺,灤河水一時因之而紅。
好不容易草原聯軍全部上岸渡河後,太史慈又集結重兵死守徐無縣的喜峰口穀道,跟草原聯軍展開了血腥的搏殺,
連續那麼多天趕路血戰沒休息好的草原各部,士氣簡直衰落到了臨界點,可用兵力已然是太史慈七八倍的情況下,竟不能從內側向外反突破長城——大半個月之前,他們從北往南破關而入的時候,要過長城都沒那麼難,現在居然回去比進來還難。
雙方在喜峰口山谷內血戰到十一月初二,最後拓跋力微和樓班的心態終於有點崩了,主要是他們意識到,下面的將士們也都士氣軍心緊繃到了極點,再下去人心就徹底崩了。
尤其是軍中那些烏桓族的,很多都開始出現了逃亡,甚至打算放下武器隱姓埋名假裝成漢朝順民。畢竟當地烏桓人也那麼多,混進去還真不好分辨。
只有鮮卑人因為形貌和口音差距都比較明顯,沒那麼容易混,又怕被清算燒殺擄掠的罪行,覺得逃散了被漢軍搜捕到也是個死,才不得不繼續作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