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皇后、妃子,只是跟一些跑回來的宮女這麼湊合著亂搞,解決後宮生理需求,也確實不太成體統。
這裡面,董承也確實做了很多不地道的事情,要說沒有私心也是不可能的。
站在董承的角度,他千辛萬苦把皇帝救出來,還搭上自己女兒一條命,董承也是有權力慾的,他怎麼可能眼睜睜看著別人摘桃子、送女兒入宮搶走新皇后的位置,那他董承不是白乾了麼?
是的,劉協給了董承“車騎將軍”的高位,已經很對得起他的付出了。董承如今在朝中的名義地位甚至比袁術還高,僅次於劉備和袁紹。
但董承心裡清楚,他這個高位是不穩的,要是無法持久成為第一外戚家族,區區一個車騎將軍的虛銜,隨時都會拿掉。所以他也在想怎麼把局面拖住。
當然了,女兒的問題其實好解決,因為董承自己也年紀不算太大,三四十歲年紀,董承有地位也能多找女人,一年之內就日出一個新女兒,然後養大,也沒難度。這樣和稀泥混幾年,再過個十三四年把新女兒往宮裡一送,到時候劉協也還不滿三十歲,再找個十四歲的皇后也沒問題。
事實上,董承都不需要劉協等那麼久,董承前幾年自從被董卓提拔後,有了錢財地位,就開始辛勤耕耘,後嗣數量明顯增多,所以他身邊現在已經有幾個三歲以下的小女兒了,再養十年就能當皇后。
劉協也大致知道董承在想什麼,他也不想刺激董承,想保持目前的微妙平衡,所以只解決生理需求不給宮女名分,唯恐“剛死了老婆就立新皇后新貴人”刺激到了董承,君臣之間也就保持了這個微妙的平衡。
當然劉協也絕對不可能真的十年不立后妃,他只是稍微讓董承情緒穩定個一年半載的。
結果,這就成了袁術認為“皇帝被外戚挾持”的把柄。
面對閻象如此攻擊性的咄咄逼人言論,今天原本置身事外的董承自然是大怒,他幾乎立刻揮手示意武士上殿,把這個胡言亂語的諸侯逆使推出去斬首。
“閻象!你竟然君前如此放肆,這是欺君之罪,武士何在!”董承氣得鬍子都抖了起來,自從他成為救駕第一功臣,哪見過別人這樣栽贓他啊。
“哈哈哈,董承,你果是欺君之賊。我閻象生是漢人,死是漢鬼,仗義執言,死又何懼!陛下,你是不是被董承兵威所挾持,所以不敢再妄立皇后、繁衍皇嗣?陛下,我知道你迫於兵威不敢說,你要是被董承所挾,就用目光暗示臣便是……”
閻象貌似義正辭嚴地吼著,被掌管朝議禮儀的宦官拉了下去。
閻象要是穿越者的話,說不定此刻就該說“陛下你要是被董承威脅了就眨眨眼”。
還別說,他這番忠義的表演,還真讓不少人動容,大鴻臚王朗立刻越眾而出,跪下求情:“陛下!閻象所言雖然悖慢無禮,可看在他是一片忠心赤誠,為皇家後嗣著想,仗義執言,不可妄加議刑。否則恐怕天下州牧、外鎮將領,真要疑惑陛下是否受脅於人了。”
王朗這番話,潛臺詞就是:董承要是真敢因為閻象勸皇帝“立皇后的事兒不能耽誤”,而殺了閻象,那就是坐實了董承挾君的罪名,到時候袁術可以理直氣壯分分鐘再清君側一把,甚至連在雒陽的朱儁都沒借口阻攔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劉協沒兒子,死了老婆還不趕快娶,人家說得句句在理啊。
不管天象對不對,閻象的建議是很站得住的。
而王朗這個大鴻臚等於是外交部長,雖然跟自己的臣子諸侯之間的交涉嚴格來說不算“外交”,但王朗最近習慣了“安撫外藩”的思維,遇到事兒他不能不挺身而出。
劉協也連忙順水推舟,示意制止:“不得對閻卿無禮,車騎將軍,你也操之過急了。不管天象如何,朕不能寒了遠人之心。”
在朝堂之上,他也只能先這麼說,而等退朝之後,劉協自然還會再私下裡安撫董承,表示:朕心裡還是支援你的,之所以對閻象和顏悅色,只是為了安撫袁術,不給袁術出兵勤王清君側的藉口,希望卿理解朕的苦心。
由此也可以看出,董承最近跋扈確實是漸漸有些跋扈,皇帝都沒開口,他已經敢在朝議的時候招呼宦官們把閻象趕下去了,這個草臺班子的朝廷,嚴肅性確實又降低了一個臺階。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歷史上獻帝東歸過程中那一年,在弘農舉辦的朝會,都是嘻嘻哈哈全無禮儀,場所往往就是找個土牆的院子,甚至外面還有好奇的西涼軍士兵扒牆圍觀,想看看皇帝上朝是什麼樣的。朝廷不在首都,威嚴性和禮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