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嚴謹程度肯定有一跌。

董承被劉協勸住,也只好先忍了閻象,不予發落。

劉協穩住後方,再和顏悅色對閻象說:“卿與衛將軍建議的正肅後宮,重建氣象,確是正理,朕虛心納諫便是。不過,卿等所言關於車騎將軍的揣測,朕以為並無根據,不如各退一步,朕整肅後宮,卿等也別為難車騎將軍了,如何?”

閻象還不死心,還想死諫撩撥一下,一臉義正辭嚴:“陛下,天象示警,陛下就該徹底虛心整改,這還有什麼商量的?難道陛下還要跟天意討價還價?恐非人君之德!”

劉協臉色很是難看,他知道袁術要是得手了,攻擊瓦解了董承護駕的合法性來源,那他這個皇帝恐怕就更沒人保護了。

段煨不過是個反正的西涼將領,就算原先沒有跟著李傕一起殘害百姓,但光靠段煨主持朝廷中樞所在地的防務,四方諸侯肯定都是不服的,到時候又是一堆的軍閥進京,大漢就徹底完了。

但劉協幾個月前剛剛下過罪己詔,顯得他對天意還是比較尊重的,現在人家拿天壓他,直接駁回絲毫不敬天意,也很容易被諸侯抓住把柄。

思之再三,劉協幾乎用商量的口吻說:“此事還多有可疑,天意之解讀,豈可聽一面之辭?而且天象之細節,也未必如卿所言。還是擱置數日,等召至靈臺令諸葛亮,再問其詳。”

閻象知道皇帝這是在拖延時間,但對於這個程序正義的要求,閻象還真不好鬧事,否則就是他和袁術不佔理了。

所以他就表態,願意等皇帝召來諸葛亮,再具體推敲“這個兇相究竟具體是怎麼個兇法、如何解讀、天要皇帝如何整改”,這些細節問題。

不過,臨了,閻象還是又拿出了一招撒手鐧,代表袁術向皇帝建議:“陛下,衛將軍還有一諫,如今陛下體恤四方不寧、不願擾民徵集秀女,但後宮不可不建,因此衛將軍希望陛下降職,召各外姓牧守、外鎮將領,於轄區揀選秀女,送至弘農,由陛下親自定奪各授后妃之位,陛下以為如何?”

劉協看了看董承,一咬牙:“此議甚善,可以先予施行。”

劉協當然知道,他這麼一答應,就意味著他至少要封袁術的女兒一個貴妃了——袁術這麼建議,當然不會傻到為人作嫁、真在豫州和南陽挑選民間美貌女子送來了。肯定是從袁術自己的女兒或者侄女兒裡面挑個年紀合適的。

這樣,袁術才好在外戚身份這一層關係上,把董承擠開。估計袁術也不是個在乎女兒性命死活的,女兒送來之後,肯定巴不得被其他後宮或者外戚欺負,那樣袁術就有藉口帶兵勤王了。

以這道旨意安撫住閻象及其背後的袁術後,朝廷足足等了五天,暫時把這件議程擱置著,等諸葛亮到了弘農,再具體討論。期間劉協也趁著拖延的時間差,做了些別的準備。

閻象有些焦躁,但也沒辦法,只是在內心暗恨:這諸葛亮好大的架子,皇帝派人召見,肯定是日行數百里的快馬接力,一天多就能到長安。他回程卻要走將近四天?三百五十里路,騎快馬趕路要那麼久麼?

諸葛亮這是不把皇命當回事啊!沒說的,到時候得先說道說道諸葛亮的失職。

好不容易等到了五天後,也就是十月十一日,諸葛亮終於緊趕慢趕,進了弘農,通報之後,被請來參加朝議。

雙方在行宮內排定後,不等諸葛亮說正事兒,閻象直接跳出來了:“陛下,臣彈劾新任靈臺令諸葛亮目無王命,荒疏攜帶。身為朝廷職臣,蒙召覲見,日行不足百里,如此怠慢,其行其術豈可信賴?”

劉協很想諸葛亮拉他一把,但諸葛亮走得確實太慢了,有點說不過去,劉協也只好溫言詢問:“諸葛卿,衛將軍主簿所劾,你有什麼解釋麼?為何蒙宣召姍姍來遲?”

諸葛亮還有些不習慣地、用拿摺扇的姿勢拿著笏板,拱手奏道:“陛下,臣遲來事出有因,皆因天使言及,陛下宣召為問熒惑守心吉凶、天象徵召,而臣近日作得一器,可使不明歷數之人也看懂星象原理,只是此物頗為沉重,臣請了許多車馬幫忙搬運來弘農,故而遲誤。”

劉協連忙順著話給臺階:“原來是事出有因,如此說來,諸葛卿也是勤於政務,就不追究遲誤了。”

閻象在旁眉毛一挑,不想讓諸葛亮矇混過關,插話道:“陛下當兼聽則明,不可被諸葛亮一面之辭所矇蔽,他既然說遲到是為了搬運解釋天象的重器,何不讓他帶上殿來公示,讓諸公卿開開眼界——諸葛亮,你敢麼?”

閻象最後幾個字放低了音量,那是單獨挑釁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開局就一路橫推

側帽聖祖